1、磨牙——压力太大:如果你的牙齿变平,或者早上起来觉得下颌关节酸痛,可能都是磨牙引起的。美国牙医学会发言人安东尼·亚科皮诺指出,磨牙还可能引起头痛,疼痛甚至会辐射到脖子和背部上方。
2、牙齿裂缝——胃食管反流疾病:牙齿出现裂缝的原因是牙釉质变薄,这并不是衰老的症状,常与胃酸反流有关。这种慢性疾病会让胃酸反流到食道,并有少部分进入口腔,腐蚀牙齿,它通常是食道和胃之间的抗反流屏障发生病变引起的。
3、牙龈伤口难愈合——口腔癌:加利福尼亚大学牙医学院的副教授苏珊·海德指出,如果牙龈创口一两个星期都不能愈合,或者某一区域的黏膜长时间呈白色或者红色,而不是正常的粉红色的时候,需要就医以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4、牙龈包裹牙齿——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是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服药治疗心脏病或预防中风,你的牙龈有可能增厚,甚至包裹住牙齿。此时请务必小心。亚科皮诺指出,某些药物会让牙龈再次生长,让牙齿难以清洁,导致蛀牙和牙周炎。这时需要告诉医生调节药物的剂量。
5、假牙磨损——吸入性肺炎:亚科皮诺指出,吸入性肺炎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于气道吸入了异物,从而引发致命的炎症。这些异物常常是假牙的碎片。如果每天晚上坚持用特制的牙刷清洁假牙,并用清洁液浸泡,就可以大大降低这种风险。
牙齿脱落的原因:如脱落物是牙体组织,大多比较坚硬,有可能外伤后,如在碰伤,或咬合创伤,咬硬物如砂子等;也可能是烂牙坏死后,牙体组织缺乏血液供应而脆性增加,易折断脱落。这肯定有牙痛史,且口腔检查能发现有龋坏牙齿存在。
牙周病—老掉牙的祸首
世界卫生组织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目标——“8020”,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不松动的“功能牙”。
一、细菌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偶遇报社一位老同志,他一张嘴,发现右上边有颗牙比较长,原来是这颗牙快掉了。这颗牙像这样渐渐脱离牙床,像门帘似的挂着,已经有一两年的时间。
牙为什么会渐渐地脱离牙床而掉落
原因是牙周组织被细菌产生的毒素“溶解”,与牙齿分离开了。
聚集于牙垢、牙菌斑、牙石“温床”上而孳生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释放毒素。牙龈最容易受到细菌毒素的侵蚀,产生炎症,并逐渐蔓延到牙根、牙槽骨。细菌在牙槽骨中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破坏毛细血管,阻断营养供给,降低成骨细胞活性,最终导致牙槽骨萎缩、骨质流失,牙床降低、牙齿根基变浅、牙齿变长。
小树因水土流失,树根暴露会倒塌;牙齿如果因牙周组织逐渐萎缩,牙根渐渐暴露,自然会松动而脱落。
二、“不良因素”促进“水土流失”
细菌感染引起的牙周病,是掉牙的直接病因,但是很多“全身因素”可以影响牙周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和修复能力。
1.营养不良是高危因素
中老年人,是患牙周病的高危人群,原因是成年人脑垂体某些生长激素分泌的减少或停止,会导致口腔及牙龈对于维生素C的吸收出现严重障碍,造成牙龈的营养不良,发生牙龈萎缩生理退化现象。
其它原因造成的营养不良,也是高危因素,因为合理的营养可促进牙周结缔组织的代谢和生理性修复。其中维生素C可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2.青春期、更年期是高危期
牙周炎的患者“下丘脑-垂体-靶腺”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说明牙周炎与内分泌关系密切。
人在青春期、更年期,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内分泌水平产生较大改变,造成口腔营养失衡,是牙周病特别是牙龈炎发生的高危期。
3.压力、悲伤是不良刺激
有位女士说,一天她晚上加班到很晚,早上起来,牙疼得厉害。自此落下病根,以后一加班,一感到压力大,牙就会疼。
科学家发现,牙周病与压力、悲伤、焦虑等心理问题存在密切联系。原因是,人们在受到较大压力的时候,会释放出一种皮质醇激素,这种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增加牙龈和腭骨受到细菌毒素破坏的速度,引起牙周疾病,或加重病情,也就是说,牙周病症状也是人体对于长期精神压力的一种应激反应。
强迫症、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心理因素,都是精神压力的一种情绪反应,都与牙周病关系密切。
老百姓中流传着受凉了、累着了、着急了都会上火牙疼。所谓上火牙疼,其实就是你的口腔内存在的牙周病的慢性病灶,在压力、受凉等作用下发作了。
4.牙周病是糖尿病并发症
有位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症状,且久治不愈。
国际糖尿病组织已将牙周病列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原因是糖尿病引起糖代谢紊乱,导致机体组织,包括牙周软组织抵抗力下降,使寄生于口腔的细菌大量繁殖,促进牙周组织形成牙菌斑和感染发生。
5.胖子容易掉牙
有位周先生,中年发福,而且喜欢吸烟,50多岁正当壮年时,牙齿已断掉了6个。
这位周先生的体型较为肥胖。日本专家调查发现,如果考虑到年龄和吸烟习惯等因素,男性肥胖者患牙周病的比例比正常体重者高出49%。
口腔微生物学家研究证实,肥胖或超重可能增加人们患牙周病的几率,原因可能是“肥胖会降低免疫系统抵抗细菌的能力,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
6.烟民容易掉牙
吸烟,是引起牙周疾病的最不利促进因素之一。因为烟草燃烧的热和积聚的烟垢,对牙龈是不良刺激,而牙面出现烟焦油沉积物,更促进牙菌斑和牙石量的增多,按那位周先生自己的话说,他的牙根处和牙齿缝里长满了“珊瑚礁”(牙石)。
另外,血液病及遗传性疾病等患者都是高危人群。
三、牙周病促成了“老掉牙”
为何有老掉牙之说
(1)老化萎缩
人到一定年纪,牙龈自然老化萎缩,对牙槽骨输送营养的能力日趋下降,牙槽骨随之萎缩变短,口腔医学称为“骨吸收现象”,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但这并不足以使“水土流失”到牙齿脱落的地步。
但是这种“老化萎缩”,却让牙周病有机可乘。因为牙龈萎缩后,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紧紧地包裹住牙根,导致牙齿周围的牙龈、牙槽骨直接受到口腔中各种细菌及牙结石的侵袭,形成慢性牙周炎,牙周炎又反过来加剧牙龈萎缩,加速牙槽骨被吸收,形成恶性循环。
(2)雪上加霜
如果以往就患有牙周病,则会加重恶性循环的程度。
而实际情况是,年轻人一般都会患牙龈炎,因仅表现为龈缘红肿易出血,仅是在进食时或多或少有些出血,一般不太引人注意,不为人重视。
人到中年后,牙龈炎多半会发展为慢性牙周炎,一般情况下,牙周病没有疼痛,也不被人注意。到了牙周病的晚期,牙周组织严重萎缩,牙齿晃动要掉了,再救治已为时太晚。
因为牙周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病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人老掉牙”的假象,其实从年轻时就开始了。那位报社老同志就说,他早年刷牙时,时有出血现象,没当回事,65岁时第一颗牙开始掉落,现在摇摇欲坠的是第二颗牙。
(3)根面龋
上边那位周先生的牙怎么断掉的呢?原因是他患牙周病后,随着牙周组织的萎缩,本来该埋在牙龈里的牙根部暴露出来。而牙根部没有牙釉质这层盔甲的保护,根面直接袒露,更容易被侵蚀,这种病叫“根面龋”,当牙根的牙本质被“蛀”光了,牙根就断了。说到底,其主因还是牙周病。
四、治牙病要“内外兼修”
(1)预防:防掉牙要从年轻时开始,要内因外因一起抓。
内因:要全身调理,尽量去除引起牙周病的内因因素,如消除压力、合理营养、减肥戒烟等。
外防: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感染:一天至少早晚两次刷牙,中午饭后漱口,不让细菌堆聚成斑,使用牙线清除牙间牙垢,每半年或一年去医院洗一次牙,及时除掉牙结石。
内分泌改变较大的高危期,以及糖尿病、营养代谢病的患者更要注意口腔卫生。一些传统的保健方法如叩齿、中药煎水含漱等方法也有益于牙周健康。
(2)及时治疗:
A、病起之初:别放过刷牙出血等蛛丝马迹,重视牙龈炎的治疗。
B、牙要掉时:报社的那位老同志,第一颗牙晃悠悠一两年掉下来了,不治,现在旁边那颗牙又晃悠悠地要掉了。
要想有一副健美的牙齿,必须注意牙齿的保健,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应注意饮食的选择。家长应给孩子多吃能促进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 韭菜、海带等,有利于促进下颌的发达和牙齿的整齐。常吃蔬菜还能使牙齿中的钼元素含量增加,增强牙齿的硬度和坚固度。实验证明,厌食蔬菜和肉类食品的幼儿,其骨质密度均比吃蔬菜和肉类食品的幼儿低下。常吃蔬菜还能防龋齿,因蔬菜中含有90%的水分及一些纤维 物质。咀嚼蔬菜时,蔬菜中的水分能稀释口腔中的糖质,使细菌不易生长;纤维素能对牙齿起清扫和清洁作用。此外,多吃些较硬的食物有利于牙齿的健美,如玉米、高粱、牛肉及一些坚果类,如橡实、瓜子、核桃、榛子等。
牙齿1、拔牙后医生会让患者咬住1~2条棉卷,它的作用是压迫止血、保护口腔。一般棉条在拔牙后40分钟左右即可吐出。注意棉卷不要咬压过久。有人以为咬的时间越长越好,有的人咬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小时,这是错误的,反而造成伤口被唾液长久浸泡,引起感染或凝血不良。
2、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拔牙后最好暂时不要离开,待半小时后请医生再看看伤口,是否血已止住。如果仍出血,应让医生再作进一步的处理,或上止血药,或进行缝合止血,并口服一些止血药物。
3、正常情况下,把棉条吐出后就不再出血了。唾液中带一点血丝是正常的,如果大口大口的吐血就不正常了,应及时与本诊所联系或就近到医院口腔科看急诊,请医生处理。千万不要自行处理,比如拿家里的棉花塞到拔牙窝内,或乱涂所谓的止血药。这些棉花和药并不是无菌的,用后会引起继发感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4、拔牙后要注意保护好血凝块,当天不要漱口,不要用拔牙侧咀嚼食物,不要频繁舔伤口,更勿反复吸吮、吐唾,以免由于口腔内负压的增加而破坏血凝块。手术后两小时才可以吃饭,术后两天的饮食应该是温凉、稀软的。
5、拔牙后一般可以不吃药。但在急性炎症期拔牙,或创伤较大、全身情况较差时,应口服些抗生素和止痛药。
6、拔牙后一般不影响工作,可以照常上班,但是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对伤口愈合都有不好影响,拔牙后一两天内最好不吸烟、喝酒。
7、拔牙虽然是小手术,但如果不注意保护拔牙后的创口,也会造成一些麻烦。那么,拔牙以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医生放在患者口内的棉花卷或棉花球,要轻轻的咬住,30分钟以后才能吐掉;拔牙当天不要高声谈笑,也不要用力吐痰、吐口水,不能用手或其他东西接触伤口,更不要吮吸创口,以免负压引起出血;拔牙2小时后方可以饮水和吃半流食如稀饭、细面条等,不要吃太烫或太硬的食物,也不要饮烈性酒,不要吸烟,不要吃辛辣食物。另外,拔牙当日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只要作好以上注意事项,拔牙伤口是会顺利愈合的。
鱼肉、米、扁豆、豌豆和蚕豆这些食品含磷量高,磷酸盐可形成缓冲系统,防止口腔过度酸化。儿童应多吃一些豆类、豆制品、蔬菜、鱼、虾等钙质丰富的食物,以供给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使牙齿得到正常的发育。
牛奶和乳制品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钙,钙能抑制细菌产酸,并能防止牙齿的钙磷化合物溶解。此外牛奶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和酶等能抑制口腔中的细菌生长。
含氟较多的食物有鱼、虾、海带、海蜇,茶和矿泉水中含量也不少,氟能与牙质中的钙磷化合物形成不易溶解的氟磷灰石,从而防止细菌所产生的酸对牙质的侵蚀。
应多食用烹调加工不过于精细的食物,因其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较多,进食时需要较大的咀嚼力,咀嚼可促进唾液分泌,除帮助消化外,还可起到洗擦牙齿的作用。应少食用加工过细的精制食品(如话梅、巧克力、汽水、糖果、糕点、饼干等)。
水果如苹果、生梨等在进食时可起到对牙齿的机械擦洗作用,擦去粘附于牙齿表面的细菌。此外,水果中的果胶还有抑制细菌的作用。蔬菜含有许多微量元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也是很重要的抗龋营养素。而蔬菜纤维通过对牙面的机械性摩擦清洗和刺激唾液腺分泌,可以减少食物的粘附和牙菌斑的形成。另外植物油能在牙齿表面形成疏水层,可以保护牙齿,防止牙质溶解。
为了保持牙齿的健康:均衡饮食!
均衡的饮食、适量分配一天中的各餐(为了避免吃零食,一天中应安排四餐:早餐、午餐、晚餐和点心时间)对坚固的牙齿十分有利。事实上,这有利于我们的牙齿更好的抵抗刺激:釉质侵蚀、龋齿……生鲜食物,例如胡萝卜、红皮白萝卜或者苹果在被咀嚼的时候,在牙齿表面进行摩擦,实际上起到了清洁牙齿的作用。此外,脂类、某些蛋白质(奶酪的酪蛋白)、矿物质(磷、钙、氟……)还有维生素D具有抗菌作用,限制釉质的无机盐排出。
牙齿相反的,零食,特别是那些“软”食品、碳水化合物食品(糖果或者甜饮料、面包、糕点……)或者酸性食品(苏打水、水果、果汁),通常会增加龋齿的危险。糖分可以转化为酸,而酸可能破坏牙齿表面的釉质。如果有可能,在每次吃完食物之后要仔细的清洁牙齿。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认真漱口或者嚼一块无糖的口香糖。事实上,任何唾液流量的增加都降低了龋齿的危险性。要指出的是过量饮用咖啡、茶和吸烟过量可能使牙齿发黄。
四种奶制品让牙齿更坚固
它们是我们所需要的钙质和磷质的最好来源、牙齿釉质和牙根支撑骨的主要矿物质材料。乳齿的矿化作用开始于怀孕的第四个月,石齿的矿化作用开始于出生的第一年。牙齿生成之后,釉质更新并一直保持下去。我们应该饮用牛奶,最好不要喝甜饮料。奶制品(酸奶等等)还带来了钙质、磷质和维生素D,后者将增加钙和磷的吸收。最后,酪蛋白,奶中主要的蛋白质,能限制牙齿釉质无机盐排出过多。过去人们的做法就很好:通常在吃过甜点之后才吃奶酪,借助于酪蛋白的限制作用和奶中的脂类,减少由碳水化合物中分泌出的酸。
巧克力和无糖口香糖
事实上可可中含有丹宁酸、氟质和磷酸钙。这三种物质都参与保护牙齿的工作。
在“无糖”口香糖中,蔗糖为甜味的多元醇所取代,但是并不会导致龋齿:木糖醇发挥杀菌的作用,有利于减少牙斑,还有山梨醇(从葡萄糖或果糖中合成的糖分,用作人工甜矫味剂)。因此一颗2.2克糖衣口香糖只含有3.8卡路里热量。
一、胎儿时期
首先,母亲在怀孕时甚至在怀孕前3个月就不要随便用药。如果有疾病一定需要药物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少接触或不接触放射性物质 。[3]
或在有放射性的环境中做长时间的逗留,比如尽量不要拍X片等。另外少去人多的场合,人多空气污染就相对严重,很容易感染如风疹病毒、柯萨基A病毒等,这些病毒很容易使得胎儿发生畸形或产生胎儿的唇裂(兔唇)或腭裂等。此外,还应注意保持母体的营养和心情的乐观。
二、幼儿时期
在婴儿时期,最好母乳喂养。母乳中富含婴儿易吸收、消化的各种营养物质,母乳经济、卫生、喂养简便,是婴儿天然的营养食物。婴儿吸食母乳时,下颌能适当地做前伸运动,将出生时下颌稍向后缩位置调整到正常状态,可减少因使用奶瓶喂养方法不当而引起的错颌畸形。如果用人工喂养,在哺乳时,婴儿应采取半卧位,奶嘴的大小应合适,除中央有孔外,周围还应刺些小孔,使口腔在吸食过程中受力均匀,而且千万不要让孩子空吸奶瓶。半岁婴儿应辅以其他食物,逐渐锻炼正常咬颌,刺激颌骨发育,以免形成小颌畸形。睡觉时不要让婴儿长期偏向一侧,应经常更换位置,防止颜面部的不对称。
三、学龄前至学龄期
牙齿这段时间儿童应注意营养,多吃一些较硬、富含各种维生素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食物,仍要刺激颌骨继续发育。与此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龋齿(俗称虫牙)及牙龈炎症。当孩子萌出牙齿以后就应该开始注意口腔卫生,2岁以前大人可以帮助孩子刷牙或用干净棉签擦拭牙齿,喝牛奶或水时最好不要放糖,少喝饮料。2岁以后让孩子自己刷牙,尤其晚上睡觉前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刷牙的习惯。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有无龋齿,不要认为乳牙要换掉就不重视。其实乳牙为以后恒牙的萌出、颌骨的发育、面型等有非常大的影响。另外,克服孩子的一些习惯性动作诸如咬手指、咬嘴唇、吐舌或咬铅笔等,这些都是不良习惯,会对牙齿与颌骨的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后果,应及时纠正。如果到了换牙时期,乳牙还未完全脱落,恒牙就长出来,这时应及时将乳牙拔出,以免造成牙列不齐。
专家提醒:应经常检查孩子口腔,注意孩子在吃冷、热食物时有无疼痛或其他不适情况,有病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这样,您的小宝宝就会有一副健康而美丽的牙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