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植物学特性绿豆为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由主根、侧根、次生根、根毛和根瘤几部分组成。主根粗,由胚根发育而成,直立向下,入土较浅,粗壮部分入土8-10cm,侧根入土深度超过主根,主根和侧根上着生根瘤。根瘤的直径一般在4-5mm,初生时为绿色和淡褐色,逐渐变成淡红色,最后变成深褐色。茎似圆形,幼茎分紫色和绿色两种,成熟茎多呈灰黄色、深褐色和暗褐色。茎有茸毛,分棕色、灰白色等。绿豆的叶有子叶和真叶两种。子叶共两枚,呈椭圆形或倒卵形,靠下胚轴延伸出土。子叶出土后7天左右。初生真叶平展,子叶将枯萎脱落,保护子叶不损伤是绿豆壮苗的关键。真叶有两种。从子叶的上面第1节长出的两片对生的批针形真叶为单叶,在单叶上面节又长出的三片单叶组成的真叶叫三出复叶。绿豆的花较大,着生在叶腋和顶端所生的花梗上,花梗长达10-20cm,越往顶端越短,只有1-2cm长,带短花柄的花共同簇生在节瘤轴上,每一节瘤左右内侧各着生一小花,形成长总状花序。花蕾随节瘤轴伸长而不断出现一般有10-25朵。单株荚数因品种河生长条件而异,少者为十几个,多者可达160个,一般80个左右。豆荚圆而细长,具棕褐色或灰白茸毛,也有无茸毛品种。荚长6-16cm,宽0.25-1.00cm。长8cm以下,株荚数80个以上者为多荚型;荚长10cm以上,单株结荚少于50个,为大荚型;介于两者之间为中荚型。豆荚籽粒育品种及生长条件有关,通常为12-14粒,少者8粒,多者24粒。
栽培技术
绿豆对光照不敏感,较耐荫蔽,利用其株矮、根瘤固氮增肥的特点,在林间进行套种,一地两熟,既增收又养地。
精细整地绿豆子叶大,顶土力较弱,整地要求深耕细耙,上虚下实,无坷垃,深浅一致,地平土碎。土壤通气良好,有利于根瘤菌发育和土壤微生物活动。
适期播种利用风选、水洗或机选,清除杂质;选择晴天中午,将种子翻晒1-2天,提高发芽势;在地温达到16-20℃可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夏播在6-7月;播时可采用条播、穴播和撒播;套种时多采用穴播,每穴4-5粒,行距60cm,穴距15cm。无锡地区的土壤为粘土,子叶拱土能力较弱,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科学施肥基肥以施人粪尿以及农家肥为主,掺入少量氮肥,效果更好;苗期或花期开沟浅施,进行追肥,第二片真叶时,结合中耕追施尿素或复合肥;花期追肥以初花期增产效果最好;在开花结荚期叶面喷2%的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止早衰,延长花荚期,结荚多,籽粒饱满。
田间管理在第一片复叶展开前适当间苗,利于通风透气,合理利用土地养分;第二片复叶展开后定苗;幼苗生长期到开花结荚期要进行3-4次中耕,破处板结,增加通气性,促进植株生长和根瘤菌的活动;当植株徒长时,应及时摘心控制茎尖生长,在晴天下午进行,防止遇雨伤口霉烂;绿豆幼苗期抗旱较强,需水较少,开花期需水临界期,花荚期需水高峰期,应根据田间持水量的如同合理浇灌。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一般在开花前4-5片复叶时开始发生,病菌多次重复侵染,高温高湿下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实行轮作倒茬,种植抗病品种,增施钾肥,病害初期喷药1次,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可用80%可湿性代森锌400倍液或50%多菌灵湿粉800-1000倍液
枯萎病出苗后15-20天发病,延续到花荚期。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播种时剔除抗病品种,用多菌灵拌种。
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发生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叶面出现白色粉状斑块。防止方法:初发时用75%百菌清粉500倍液。
地老虎防治方法:铲除杂草,集中处理;3龄前幼虫用90%晶体敌百虫2000倍液喷雾或用2.5%敌百虫粉喷洒。
豆荚螟初荚期和鼓粒期为害,防治方法:消灭月底虫源;选用抗虫品种;盛发期和孵化期用40%异丙磷、80%敌敌畏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
豆蚜又称槐蚜防治方法:10%吡虫啉兑水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