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狗尾草
(S. glauca (L.) Beauv.),刚毛金黄色至紫红色;大狗尾草(S. faberii Herrm.),别名:莠狗尾草;主要区别为:秆较粗壮,圆锥花序较大,通常向下弯垂,成熟后小穗明显肿胀。
中 文 名:金狗尾草
俗 名:金色狗尾草
科 属 名:禾本科狗尾草属
学 名:Setaria glauca
特征: 一年生草本。秆直立,高20-90厘米。叶片基部钝圆,先端长渐尖,无毛,下面光滑,上面粗糙。
花 : 圆锥花序,圆柱状,主轴被微毛;刚毛每束约10条,金黄色或稍带褐色。花期6-9月。
果 : 颖果。果期6-9月。
生境: 生于路旁、荒地、山坡上。
产地: 北京见于丰台区南苑、海淀区西苑、门头沟区百花山。分布于中国各省、区。
用途: 良等饲用禾草,为马、牛、羊所喜食。常见杂草之一。
大狗尾草
学名:Setaria faberii Herrm.
英文名:Big Bristlegass
科名:禾本科 Gramineae(Poaceae)
一年生。秆直立,较狗尾草坚硬而高大,高50—120厘米,径达6毫米。叶鞘边缘常有细纤毛,余则无毛;叶舌退化为长1—2毫米的纤毛;叶片长10—40 厘米,宽5—15毫米,无毛或表面有刚毛。圆锥花序圆柱形,下垂,长5—15厘米;主轴有柔毛;小穗椭圆形,长约3毫米;刚毛通常绿色;第1颖长为小穗的1/3—1/2,广卵形,顶端尖,有3脉;第2颖长为小穗的3/4,有5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有5脉,其膜质内稃极退化;第2小花顶端尖,与小穗等长,有细横皱纹,成熟后背部极膨胀隆起。花果期7—10月。
产江苏全省,生于荒野及山坡;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省。
倒刺狗尾草、 短刺西南莩草、 断穗狗尾草、 莩草狗尾草、 狗尾草(原亚种)光花狗尾草、 贵州狗尾草、 贵州狗尾草(原变种)、 褐毛狗尾草、 厚穗狗尾草、 间序狗尾草、 金色狗尾草、 金色狗尾草(原变种)、 巨大狗尾草、 具稃贵州狗尾草、 卡松古鲁狗尾草、 粱、 粱(原变种)、 粟、 西南莩草、 西南莩草(原变种)、 小米、 棕叶、狗尾草、 硬稃狗尾草、 莠狗尾草、 云南狗尾草、 皱叶狗尾草、 皱叶狗尾草(原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