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历史悠久,是中外闻名的贸易港口、著名的侨乡、中国近代海军的 摇篮、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源地、中法海战的古战场。自1982年成立马尾区、1985年起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后,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昔日古港小镇今已发展成为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科技园区、显示器件产业园、出口加工区、生态工业园区、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等特殊经济功能于一体的产业聚集突出的外向型工业园区和创新型和谐社区。
马尾名称的由来,据《闽县乡土志》闽东下游浮礁若马,礁西马头江、礁东马尾江,旧镇在马尾江边,才叫马尾,又称马江。
马尾历史悠久,东汉光帝建武元年(25年)各地商船经过马尾来往福州,开始了水上贸易,马尾一带人口渐繁。五代闽王王审知发展对外贸易,初步开拓了马尾港。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年)市舶司从泉州移设福州,琉球商人纷纷经马尾赴榕,马尾港的地位更为突出。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辟五口通商。福州是五口之一,各国兵商船来福州均停泊于马尾港。1866年,洋务派在马尾创办船政,聘法国人建厂制造轮船,次年创办船政学堂,马尾成为我国近代科技队伍萌生和形成的基础。
1884年8月23日,马尾爆发了中法海战,法舰发起突袭,我海陆官兵及民众奋起抗战,谱写出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篇章!
194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第三十一军全歼马尾港守敌,宣告马尾区解放,从此马尾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马尾,民国初叫马江镇,解放前属林森县第二区,设马江镇公所。1951年设马尾镇人民政府,属闽侯县第三区公所。1982年8月28日设马尾区,辖马尾镇(1984年改为马尾街道)、马尾公社(1984年4月改为马尾乡,1994年3月21日撤乡建镇)直属福州市。1995年12月15日马尾街道更名为罗星街道。1996年1月1日,福州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马尾区辖罗星街道和马尾、亭江、琅岐三镇,面积从原来的76平方公里扩大到274平方公里,2000年琅岐设立经济区。2003年2月27日新增魁岐等5个村。据区国土资源局统计,2006年末全区土地面积189.96平方公里。至2006年末马尾区辖罗星街道和马尾、亭江两镇,全区户籍人口9.26万人,12个社区,35个村委会。 1984年4月在马尾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期开发面积4.4平方公里,后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1月23日,正式设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福州台商投资区,面积1.8平方公里。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尾科技园。1992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准在马尾设立福州保税区,面积1.8平方公里,1993年1月18日正式运营。1993年1月,国务院批准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闽江北岸向快安延伸,面积扩大至10平方公里。1993年1月1日,马尾区与福州开发区“两区合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行政机构。区内的福州港于1996年8月经交通部批准作为海峡两岸定点直航试点口岸。2005年1月24日,商务部、国土资源部批准福州开发区在原有1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再扩大13平方公里,其中长安投资区6平方公里、琅岐2平方公里、林浦5平方公里。2005年5月16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信息产业部授牌,成为首批“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2005年6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在长安投资区内设立福州出口加工区,总用地1.14平方公里,并于2006年12月22日顺利通过国家九部委验收。2006年10月24日,国家级生态工业园获批启动建设。2006年12月4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商务部和科技部授予第一批18个“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
马尾区,东濒闽江口,西与晋安区交界,南与仓山区、长乐市隔江相望,东北与连江县接壤。 [1]沈海高速公路、104国道和福马铁路纵贯区境,境内有马尾港。拥有福建省最大的对台集装箱码头——青洲集装箱码头及国际集装箱及散杂货的装卸、堆存、中转等业务的中盈码头。为福州港闽江口内的主体港区。
马尾区,全年冬短夏长、温暖湿润,年降雨量1382毫米,年平均气温19℃~21℃。
2008年,新建和改造儒江大道东Ⅲ段、铁北路、和平路、海润路、华映路南段、长安7号路、君竹路。东江滨公园、名城港湾及假日酒店、市民中心广场、船政文化城、天马山体育公园、马江渡广场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展开。琅岐轮渡码头、闽白公路、建星路、建设路等一批改扩建工程相继开工。琅岐过江通道工程进入论证阶段。长安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青洲、快安污水处理厂技改工程基本完成。实施港口路、青洲路、君竹路灯光夜景工程,104国道马尾段实现全线亮灯。全年造林绿化100公顷,抚育幼林153.33公顷,新增绿地5.7万平方米;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获批启动建设。清理整治违章建筑2万多平方米。
1、马尾港正成为我国沿海主通道上的主枢纽港之一。
马尾港是我国外贸口岸,年吞吐量近万吨,位列全国十大港口之列。加上104国道,长乐机场专用公路,罗长高速公路,福温铁路在此交汇,交通枢纽功能日益突出。
2、马尾是福州对外开发的窗口及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
福州马尾港与台区拥有历史文化名港和“临江、拥海、青山、秀水”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还拥有诸多的文物古迹及名胜,具有发展旅游的诸多优势,可开辟如闽江水上游,近代革命史教育游、山地观景旅游等专项旅游项目。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自古以来的地缘及血缘特殊关系使其在实现两岸“三通”和开展对台贸易上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已被列为对台直航试点的两个口岸之一。
3、马尾是福州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马尾现有高新技术“火炬”项目数量及科技含量在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第一。马尾区正成为福州市乃至福建省经济的新的重要增长点。
另据《东南快报》报道,2006年福州马尾区将打造船政文化城项目,并争取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的申报。今年通过在台湾、澳门、香港、上海、广州等地举办船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并邀请各地旅行社来马尾,全面展示马尾风光和船政文化独特魅力。
马尾船政文化游: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以罗星塔和马限山两公园为基础,由“两园两馆一船坞”组成。
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是中国第一个引进西方自然科学教材和创建先进教育制度的科技专科学校,也是中国近代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校。2004年以来,福州市政府深入挖掘船政文化内涵,着力打造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主要景点有罗星塔公园、马限山园、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中法马江海战纪念馆、海博广场、船政轮机车间、一号船坞、绘事院、船政精英馆、梅园监狱、英领事分馆等,中外游人与各界人士在这里可以看到船政精英们的足迹,领略中国近代史上的辉煌。中国著名诗人陈运和在祖母杨纪文家马尾寻找往事、采风。同时,马尾作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和科技园区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新城,也是人们旅游的极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