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
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1、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2、小儿疳疾。用土裹蜣螂煨熟。吃下。3、小儿重舌。有蜣螂烧成末,唾液和匀敷舌上。4、赤白痢(包括噤口痢及泄泻)。有蜣螂烧研为末。每用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用黄酒调服。立效。此方名“黑牛散”。5、大肠蜕肛。用蜣螂烧存性,研为末,加阔步片研匀,敷肛上托入,即愈。6、大小便不通,用夏天收集、阴干的蜣螂一个,放净砖上,四面以灰火烘干,当腰切断。大便不通,用上截;小便不通。用下截,二便不通,用全部。各研为末,水送服。7、小便血淋。用蜣螂研为末,水冲服。“ 8、痔泥土出水。用蜣、螂一个阴干,加冲片少许,研为细末,搓纸捻蘸末塞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即愈。又方:用蜣螂焙干,研为末,先以矾汤洗过,再加药末敷贴。9、疔肿恶疮。生取蜣螂一个,在蜜汤中浸死,瓦上焙焦为末。先用针烧过,把疮肿挑破,然后用醋调药末敷涂。10、无名恶疮。用死蜣螂捣汁敷涂。
定惊,破瘀,通便,攻毒。治惊痫,癫狂,症瘕,噎膈反胃,腹胀便结,淋病,疳积,血痢,痔漏,疔肿,恶疮。[1]
①《本经》:主小儿惊痫瘈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
②《别录》:主手足端寒,肢满,奔豚。
③《药性论》:治小儿疳虫蚀。
④《本草拾遗》:治蜂瘘,烧死蜣螂末和醋敷之。
⑤《日华子本草》:能堕胎,治疰忤;和干姜敷恶疮,出箭头。
⑥《本草权度》:去大肠风热。
⑦《本草求原》:治小儿积滞,土包烧食。
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羊角、石膏。
②《药对》:畏羊肉。
③《品汇精要》:妊娠不可用之。
1、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
2、小儿疳疾。用土裹蜣螂煨熟。吃下。
3、小儿重舌。有蜣螂烧成末,唾液和匀敷舌上。
4、赤白痢(包括噤口痢及泄泻)。有蜣螂烧研为末。每用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用黄酒调服。立效。此方名“黑牛散”。
5、大肠蜕肛。用蜣螂烧存性,研为末,加阔步片研匀,敷肛上托入,即愈。
6、大小便不通,用夏天收集、阴干的蜣螂一个,放净砖上,四面以灰火烘干,当腰切断。大便不通,用上截;小便不通。用下截,二便不通,用全部。各研为末,水送服。
7、小便血淋。用蜣螂研为末,水冲服。“
8、痔泥土出水。用蜣、螂一个阴干,加冲片少许,研为细末,搓纸捻蘸末塞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即愈。又方:用蜣螂焙干,研为末,先以矾汤洗过,再加药末敷贴。
9、疔肿恶疮。生取蜣螂一个,在蜜汤中浸死,瓦上焙焦为末。先用针烧过,把疮肿挑破,然后用醋调药末敷涂。
10、无名恶疮。用死蜣螂捣汁敷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