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草部

相关信息

配伍禁忌

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均应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菊花、芜花、玄参、白鲜;畏款冬。

2. 《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

3.《蜀本草》:畏牛膝。

4.《纲目》:黄连大吉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5.《本草正》:黄连善泻心脾实火,虚热妄用,必致格阳,故寇宗荧日:虚而冷者,慎勿轻用;王海藏日:夏月久血痢不用黄连, 阴在内也。

6.《本草经疏》: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惊悸不眠,而兼烦热躁渴,及产后不眠,血虚发热,泄泻腹痛,小儿 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睁胃虚寒作泻,阴虚人天明溏泄,病名肾泄,真阴不足,内热烦躁诸证,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 殆。

7.《本草新编》:黄连,味苦,寒,可升可降,阴也,无毒。入心与胞络。最泻火,亦能入肝。大约同引经之药,俱能入之,而入心,尤专经也。止吐利吞酸,善解口渴。治火眼甚神,能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去妇人阴门作肿。治小儿食土作疳,解暑热、湿热、郁热,实有专功。

药方选录

黄连1.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 攻冲眼目赤肿 头项肿痛 口舌生疮;中焦有热 心膈烦躁 不美饮食;下焦有热 小便赤涩 大便秘结 五脏俱热 即生疽疖疮痍及五般痔疾 粪门肿痛 或下鲜血:黄连(去须、芦)、黄芩(去芦)、大黄(煨)各十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用熟水吞》 如脏腑壅实 加服丸数.小儿积热 亦宜服之. (《局方》三黄丸)   

2.治伤寒胸中有热 胃中有邪气 腹中痛 欲呕吐者: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斤(洗)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温服 昼三夜二.(《伤寒论》黄连汤)   

3.治心烦懊依反复 心乱 怔仲 上热 胸中气乱 心下痞闷 食入反出:朱砂四钱 黄连五钱 生甘草二钱半.为细末 汤浸 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九 食后时时津唾咽下.(《直指方》黄连安神丸)   

4.治心经实热:黄连七钱.水一盏半 煎一盏 食远温服 小儿减之.(《局方》泻心汤)

5、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云三挺)。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台,日三服。(《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6、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 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四科简效方》交泰丸)。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