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便秘是指持续2周或2周以上的排便困难。可有 (1)排便次数少于3次/周,严重者可2—4周排便1次;(2)排便时间延长,严重者每次排便时间可长达30 min以上;(3)大便性状发生改变,粪便干结;(4)排便困难或费力,有排便不尽感。诊断后应考虑为功能性或器质性便秘。
2.FC诊断标准
A.新生儿/幼儿Fc罗马Ⅲ诊断标准(G7):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一个月。(1)排便≤2次/周;(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至少有1次/周失禁发作;(3)有大便潴留病史;(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6)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B.儿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H3a):年龄至少为4岁儿童,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1)排便≤2次/周;(2)至少有1次/周大便失禁;(3)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的姿势;(4)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5)直肠内存在大粪块;(6)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发作至少1次/周。
辅助检查
1.粪便常规和隐血,应为常规检查。
2.有关生化和代谢方面的检查。如果临床表现提示症状是由于炎症、肿瘤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所致,那么需化验血红蛋白、血沉、有关生化检查(例如甲状腺功能、血钙、血糖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3.肛门直肠指检,可以了解有无肿块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也是判断有无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常用、简易手法。尤其是增强的括约肌张力,用力排便时括约肌不能有所松弛,反而更加收缩紧张,提示长期极度费力排便,导致括约肌肥厚,同时在用力排便时处于矛盾性收缩。
4.结肠镜检查或钡灌肠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因。特别是当近期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中带血或其他报警症状(如体重下降、发热)时,建议全结肠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如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结肠狭窄等。
小儿便秘5.胃肠传输试验(GITT)对判断有无慢传输很有帮助,常在48h和72h拍片。建议在至少停用有关药物后服用不透X线标志物20个后,48h拍摄腹片一张(正常时多数标志物已经抵达直肠或已经排出),选择48h摄片的目的是有可能观察到此时的标志物分布,如多数已经集中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区域之内或尚未达到此区域,那末则分别提示通过正常或延缓,如在72h再拍摄一张,若多数标志物仍未抵达乙状结肠和直肠或仍在乙状结肠、直肠,则分别支持慢通过便秘或出口梗阻性便秘。
6.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化。排粪造影可评估直肠排空速度及完全性、肛直角及会阴下降程度。此外,排粪造影可发现器质性病变如巨大的直肠突出、直肠黏膜脱垂或套叠等。
7.肛门直肠测压能检查肛门直肠功能有无障碍。能提供有无引起便秘的肛门直肠局部机制,肛管直肠测压术是儿科常用的一种了解直肠肛门功能障碍的技术。遇有严重便秘的患儿可用测压术确定直肠扩张时的阻力、肛管的静息紧张度、肛门随意肌收缩的强度以及病儿对直肠扩张的自我感觉,并可对肛门括约肌反射做出评价。注意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来操作,以免对结果判断错误。根据Karen对慢性便秘患儿的肛门直肠和远端结肠动力学研究,几乎全部病例都有功能异常。
8.24h结肠压力监测,对是否手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缺乏特异的推进性收缩波(SPPW)以及结肠对醒来和进餐缺乏反应,均表明为结肠无力,可考虑手术切除。
9.肛门测压结合超声内镜检查,能显示肛门括约肌有无力学上的缺失和解剖上的缺损,可为手术提供线索。
10.肌电图检查,能分辨便秘是肌源性或是神经源性。对盆底肌和肛外括约肌进行肌电图观察是评价慢性便秘的有用方法。正常人休息时盆底横纹肌的张力维持紧张状态。应用体表皮肤电极探测,全部正常小儿排便时肛外括约肌张力下降,而便秘患儿仅42%有耻骨直肠肌或肛外括约肌出现肌电活动下降。
11.其他 对伴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应作有关的调查,并判断和便秘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