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白蜡虫的故乡。白蜡虫起源于古老的云贵高原,其后逐渐朝东和南两方向延伸扩展;特别是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较高,所以白蜡虫多集中分布在乌蒙山、大凉山、大巴山、武当山和大娄山一带,隐约构成一个“[”字的半圆形的中心区。从行政区域来看,白蜡虫的分布遍及云南、贵州、四川、湖南、陕西、湖北、安徽、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广西、广东、山东、河南、河北、上海和西藏等十八个省、区、市。其中前面四个省最为重要,云南、贵州以产虫为主,四川、湖南以产蜡见长。尤其突出的是四川省,最近几十年来,无论在虫、蜡的生产或者是科学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和进展。
国内白蜡虫的分布范围,大体上属于我国植被区划中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最北采集地山东崂山,南抵广东海南岛,西界云南、西藏(昌都地区),东达沿海各省;白蜡虫的分布区约位于北纬26o13’一32o59’,东经101o37’一12lo07’。虫、蜡分布中心区约位于北纬26o52’一32o54’,东经103o45’一112o30’之间,其中尤以北纬26o00’一32o40’的区域为其适生地带。可在此区内放养繁殖,提取虫蜡。
从虫、蜡生产的历史看,种虫产区集中分布在下面四个区域:
1.云南省昭通地区和贵州省安顺以西一带,即云贵高原山地地带。
2.四川省西昌地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即横断山脉谷地地带。
3.四川省北部的南江、广元、旺苍和陕西省的宁强、镇巴、南郑、西乡等地,即川陕山地地带。
4.贵州省贵阳以东的湄潭、思南、麻江等县,属于黔东台坡地与平坝地区。
这四个区域中,前面两个区域所产种虫的品质较好,产量最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位于北纬26o一29o之间;处于海拔高度在1000—3000米的高山区,年均温在14—18℃之间,年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冬春季日照时数特别长而且温暖干燥。全年日照在1796—1918小时。
虫白蜡的主产分布中心区在云、贵、川三省峡谷和陕、川大巴山的浅山丘陵以及武陵山与湘赣交界的幕阜山一带。
四川省是我国生产虫白蜡的中心,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四川省的白蜡产区包括两个区域:一是岷江下游一带,如峨眉、乐山、夹江、洪雅等县,这是全国最大最好的产蜡区域。一是嘉陵江中下游的南部、营山、蓬安、广安等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各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下,且多属于400米左右的丘陵或平原地区。年均温在16.0—18.7℃之间,年降雨量在1000—1500毫米之间。雄虫生长期的5一7月份,具有较高的气温,且5一7月间一般没有灾害性的大风,有利于初孵化的幼虫的活动和定叶定杆。全年日照很长,在1000—1500小时,有助于白蜡虫的寄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营养。这些因素都对白蜡虫的生长、发育和泌蜡有益的。
此外,国内著名的老产蜡区还有湖南省的芷江、溆浦、泸溪、黔阳、衡阳等县。后来发展的产区有:陕西省的安康、汉阴、南郑、汉中等地。湖北省的武汉市郊各县和恩施山区。此外,江西潜山,福建安溪,浙江临安、永康、吴兴、金华,安徽芜湖等地也都进行过白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