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最早于1889年首次报道,1913年,Verhoeff从猫抓病患者的结膜切片中发现一种丝样微生物,当时认为其病原体为立克次体。1983年Wear等从猫抓病患者的病变淋巴结、皮肤组织或结膜组织中分离到病原体,并命名为罗卡利马体(Rochalimaea),后又重新命名为巴尔通体,其储存宿主是猫。迄今发现导致猫抓病的巴尔通体有2种亚型,即B. henselae和B. quintana。它是一类革兰阴性、氧化酶阴性、营养条件要求苛刻的需氧杆菌。镜下观察可看到一群微小的、弯曲状的革兰阴性棒状小体。巴尔通体可在37℃含5%CO2的血培养基(如含5%羊血的胰酶大豆琼脂、巧克力琼脂、脑心浸液琼脂等)上生长,也可在含小牛血清的肉汤及组织中培养。巴尔通体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缓慢,一般培养12~14天才能看到典型的菌落生长,有时需45天。菌落呈灰白色圆形突起,边沿光滑或粗糙,接种环刮起后可见圆形小坑,是巴尔通体菌落向培养基中下陷生长的现象。在传代培养阶段,通常只需3~5天就长出克隆菌落。适合分离巴尔通体的标本有血液、淋巴组织、吸出物、皮肤及其他器官的活检标本。对于无其他临床症状的CSD病人来说,淋巴标本要优于血液标本。对于反复发烧、心内膜炎、杆菌性血管瘤(BacillaryAngiomatosis,BA),肝紫癜(Peliosishepatitis,PH)及其他系统损伤的病人来说,血培养的效果较好。对于血液和淋巴标本来说,细胞培养也证明是有价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