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方案
只有对症矫形,没有特异治疗,矫形手术不宜过早进行,骺末闭合前矫形,畸形复复发率甚高,Murphy(1973)提出及早限制活动量,对减少晚期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有帮助。早期髋关节疼痛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卧床牵引。晚期退行性改变严重,功能障碍明显的病例,可行全关节置换。对握物能力差的病例,松解掌指关节与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有所帮助。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是少见的先天性骨发育障碍,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病,现将1例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报告如下。
患者,男,10岁,全身关节痛5年余,近1年来,全身关节疼痛更显著,活动后易疲劳。其家族无其他人患此病。查体:身高106cm,体重26kg,智力尚正常,步态不稳。“X”型腿,双手粗而短,指间关节肿胀,双肘、双膝、双踝粗大,无红热,脊柱后凸,四肢与躯干基本均称。实验室检查:无不良发现。X线表现:两侧骨骺对称性受累,骨骺发育小及变扁,可见呈分节或斑点状,边缘不规则,但无硬化带。双手掌指骨短,干骺端粗大,双舟骨不规则状变形,各腕骨间骨间隙变窄。脊柱各椎体稍变扁,上下缘不规则且毛糙,颈椎下各
椎间隙稍变窄,腰椎第3、4、5椎体前后径小,且胸腰段以胸11椎体至腰1椎体为中心后凸畸形。骨盆变窄,呈狭长型改变,双股骨头骨骺变扁平,并见有分节及斑点状改变,股骨颈变短,髋臼变浅,双膝关节间隙外宽内窄,双侧胫骨远端骨骺外侧部分发育不良,较细小,骨骺呈尖端指向外侧之楔形,双踝关节面倾斜。
二、专家提示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据资料于1921年首先被Barringten-Ward报道,1947年命名。本病仅侵犯骨骺软骨,主要为软骨发育过程中先期钙化带区的软骨细胞未成熟,数量减少、排列不规整,致骨化障碍。本病男女均可发病,约50%系家族性发病。一般于4岁以后出现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运动障碍和步态不稳。病变只侵犯及骨骺,以儿童时期最显著,尤其以11-12岁症状最明显,青春期后随年龄增长症状可改善。身材较短小,四肢与躯干基本匀称,手足可粗短。表现为骨骺发育小而且变扁,边缘不规则,可呈分节或斑点状,但无硬化。管状骨变短,关节面倾斜,脊柱后凸畸形,胫骨远端骨骺有特征性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干骺端变小、扁平及关节畸形,较早地引起退行性骨关节病。本病须与软骨发育不全、干骺发育不良等骨关节发育障碍相鉴别。如能结合病史及其特征性X线表现,是不难鉴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