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黄鼠肉的动物形态

动物形态

编辑

黄鼠(《饮膳正要》),又名:礼鼠、拱鼠(《韩昌黎集》),貔狸(《纲目》),地松鼠、大眼贼、蒙古黄鼠。

形状类似大鼠,黄色而短脚,善跑。属小型地栖松鼠类一种,体长119-250毫米,体重212-443克。眼大而圆,故名“大眼贼”。耳壳退化,短小脊状。尾短,约为身长的1/3。爪尖利呈黑色。雌体有乳头5对。   脊毛呈深黄色,并带褐黑色。背毛根灰黑尖端黑褐色。颈、腹部为浅白色。后肢外侧如背毛。尾与背毛相同,尾短有不发达的毛束,末端毛有黑白色的环。四肢、足背面为沙黄色。头部毛比背毛深,两颊和颈侧腹毛之间有明显的界线。颌部为白色,眼周围有一白环。耳壳色黄灰。夏毛色较冬毛色深,而短于冬毛。色泽随地区、年龄、季节而有变异。幼鼠色暗无光泽。偶见白色黄鼠。   头骨扁平稍呈方形。颅呈椭圆形,吻端略尖。眶上突的基部前端有缺口。无人字脊,颅腹面,门齿无凹穴。前颌骨的额面突小于鼻骨后端的宽,听泡纵轴长于横轴。   门齿狭扁,后无切迹。第二、三上臼齿的后带不发达,或无。下前臼齿的次尖亦不发达。牙端整齐,牙根较深,长47毫米,颜色随年龄不同,浅黄或红黄色。 中等黄鼠体长200—250mm,体重200—450g,尾长为体长的1/5—1/3,头大,眼大而圆,故俗称“大眼贼”。耳壳退化,短小,颈、四肢、尾均较短。 爪黑色、强壮。雌体具乳头5对。背毛深黄色,杂有黑褐色毛,腹部、体侧及前肢外侧为沙黄色。尾末端间有黑白色环。眼眶四周具白圈,耳壳黄色。颅骨椭圆形,吻端略尖,眶上峪基部的前端有缺口,无人字嵴。 门齿狭扁,后无切迹。牙端整齐。

本属种间体型差异较大,最大者为北美大黄鼠,体长43~54厘米,尾长17.4~26.3厘米;最小者为 北美小黄鼠,体长16.7~23.8厘米,尾长3.2~6.1厘米。毛色差异亦甚显著,尤其在 北美洲,不少种类具有明显的斑点或 条纹。 黄鼠属在 中国分布有6种,其中达斡尔黄鼠广布于中国 东北、 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体型较小,尾短。眼大而突出,因偷食农作物,故有大眼贼、豆鼠之称。主要栖息于荒漠、半荒漠草原、 农田附近、坟地和沟谷堤岸。白天活动,喜温暖而避炎热。出洞后善直立瞭望。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00米。除发情交配期外,喜单独栖居,洞穴构造复杂。一般9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冬眠。每年繁殖1次,春季发情交配,妊娠期约28天,每产6~8仔。以草本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亦吃农作物的幼苗,有时吃草根和某些 昆虫的幼虫。黄鼠危害 农作物,破坏牧业草场,又是 鼠疫菌的主要携带和传播者,为重点杀灭对象之一。

【۩相关文章】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