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学名● Diestrammena japonica (Blatchley)
外观特征●体长20-30mm。没有翅膀。
生态习性●傍晚开始活动。杂食,也吃小昆虫。是有名的洞窟性及群栖性昆虫。
对成语“蛛丝马迹”的释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只给出了其比喻义:“比喻查究事情根源的不很明显的线索”;而《汉语大词典》中则分别给出了其本义和比喻义:“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依稀可辨的线索。”人们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也往往和这些词典中的释义相同。
可只要仔细推敲、琢磨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汉语大词典》中对该成语中“马迹”一词的本义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因为从事理上看,蛛丝(即蜘蛛吐的丝)的确是十分细微、非常不明显的,用其来“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依稀可辨的线索”自然是十分恰当和贴切的。但问题是,与昆虫类的蜘蛛相比,哺乳类的马可以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了,而且其蹄迹也往往是十分明显的,将其与细微“蛛丝”相提并论也是有悖常理的。依据常理,与“蛛丝”相提并论的应该是一种虫迹。清人夏敬渠在其《野叟曝言》一书的七十九回中不就有“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这样的文字么?既然如此,二者又为何总是被人们同列并举呢?
原来,成语“蛛丝马迹”中的“马”并不是指哺乳动物中的马,而是指一种与蜘蛛体形大小相近的小爬虫——灶马。
关于灶马,宋人李 等所撰的《太平广记》第四百七十七卷《昆虫五》引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虫篇》云:“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注: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灶马”有时是可以被简称为“马”的),足食之兆。’”明人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虫三》中亦曰:“灶马,处处有之,穴灶居。”
而根据一些中医学典籍及现代昆虫学著作,我们亦不难梳理出这样的文字:灶马,俗称“灶鸡(子)”,属昆虫纲直翅目灶马科,体形比蟋蟀略小(雄虫体长约4毫米),外观像螽斯和蟋蟀的混合体,呈土黄色,头圆,后翅退化消失,前翅薄短,腹背驼状,后腿长,善于跳跃,并会发出“唧哩唧哩”的鸣唱,声音十分悦耳。旧时在农村人家烧锅做饭用的灶台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小东西,天气暖和时它们喜欢在灶外爬行,爬行时会留下一条条不很明显的痕迹(即成语“蛛丝马迹”中所谓的“马迹”),冬日躲于灶缝中取暖。灶马的干燥全虫还是一味中药,其性味辛、咸、温,入肺、脾二经;捣碎外敷,可治竹刺入肉,有拨刺消肿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