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重齿当归的根。
【性味】 味苦;辛;性微湿
【归经】 归肾;膀胱经
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
阴虚血燥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蠡实为之使。
2.《本经逢原》: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洗净,润透后切片,干燥。
《雷公炮炙论》:采得独活后细锉,拌淫羊藿二日后,曝干,去淫羊藿用,免烦人心。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山坡、林下草丛中或稀疏灌丛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四川、湖北及陕西等地的高山地区已有栽培。
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①《本经》: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痓,女子疝瘕。
②《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
③《药性论》: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
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能燥湿,苦头眩目运,非此不能除。
⑤张元素:散痈疽败血。
⑥李杲:治风寒湿痹,酸痛不仁,诸风掉眩,头项难伸。
⑦王好古:去肾间风邪,搜肝风,泻肝气,治项强腰脊痛。
⑧《滇南本草》:表汗,治两胁、面寒疼痛。
⑨《本草通玄》:治失音不语,手足不随,口眼歪斜,目赤肤痒。
⑩《本草正》: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
⑾《现代实用中药》:发汗,利尿,消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