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手术治疗
(1)全身使用抗生素: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一般使用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加甲硝唑或林可霉素,后二者对厌氧菌的疗效较好。
(2)通便:肛周脓肿时常伴便秘,通便可减轻排便时的症状。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3)卧床休息,静脉补充能量及维生素。
(4)局部疗法:如理疗、外敷中药或用抗生素作局部注射等。
2.手术治疗
肛周感染除非是早期,否则一般治疗难以奏效。因此手术治疗实际上是治疗肛周感染的主要手段。有学者认为手术切开对治疗肛周感染并不存在时机问题,因为切开不仅仅可以排出脓液,还可以对并不完全化脓的化脓性感染有减压引流作用,有利于炎症的消除。也有学者对时机问题作出这样评价,认为多半是治疗医师对本病诊断不清和手术切开技术没有把握的托词而已。喻德洪等认为所谓时机问题实际上还是存在的,这是因为并非所有肛周感染一旦发生就需手术切开,这里还有个体化问题。以下几点可作为手术切开时的参考:
①感染症状持续2~3天经治疗无好转或进一步加重,此时脓肿往往已开始形成,即使无波动感也应考虑切开;
②经穿刺抽出脓液者;
③感染处有波动感者;
④深部脓肿B超或CT提示有液化者。
手术切开的原则是排出脓液,清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不同部位的脓肿,其手术操作不尽相同。
(1)肛周皮下脓肿:切开方式有2种,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①单纯脓肿,做放射状切口,排出脓液,冲洗脓腔,示指伸入脓腔分离间隙,最后放置碘仿或凡士林纱布条作引流(图8);②脓肿与肛隐窝相通,脓肿切开后应用探针仔细寻找内口,敞开引流,如内口较深可同时行挂线治疗(图9)。
(2)坐骨直肠窝脓肿:手术一般在骶麻下进行,穿刺抽得脓液后,距肛门约2.5cm作一前后方向的切口,切口要求有足够的长度,伸入示指分离脓腔间隔,置油纱布条引流。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手术切口如同坐骨直肠窝脓肿,术者用弯血管钳经坐骨直肠间隙穿过肛提肌进入脓腔,手指分开肛提肌纤维,脓腔内置入胶管引流。也可采用直肠内径路,用窥器显露脓肿部肠壁并切开,置入蕈状导尿管。术后用抗生素液冲洗脓腔,3~5天后拔除引流管。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在于早期切开引流,这是控制感染及减少肛瘘形成的关键。术中注意:
①定位要准确:一般在脓肿切开引流前应先穿刺,抽出脓液后,再行切开引流。
②切口:浅部脓肿行放射状切口,深部脓肿行直切口,避免损伤括约肌。
③引流要彻底:切开脓肿后要用手指去探查脓腔,分开脓肿内的纤维间隔,以利引流。
④预防肛瘘形成:术中应仔细寻找有无内口,即原发性肛隐窝,若能同时切开,常可防止肛瘘形成,但此方法应限于有经验的医生进行。
⑤术中应行脓液培养,协助判断有无肛瘘,若为白色葡萄球菌,肛瘘机会极少,若为大肠埃希杆菌及混合感染,则肛瘘机会多。对复杂的肛周化脓性疾病,临床无法明确的脓肿,可用肛管超声(AUS)检查,有助于确定脓肿和瘘与括约肌的解剖关系,偶尔还能识别内口。Ferguson医院(1987~1990)对24例术前诊断为直肠周围脓肿和瘘者,术中采用AUS检查,采用的仪器为焦距2~5cm的7MHz的肛内超声仪。24例中术中发现19例直肠周围脓肿,其中12例(63%)AUS提供了脓腔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都经手术证实。5例AUS未发现有脓肿,其后在麻醉下检查也未发现。说明AUS对复杂的肛周感染,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
(4)直肠后脓肿:切开引流与坐骨直肠窝脓肿基本相同,但其切口更偏向后方。经皮肤穿刺抽出脓液后,用弯血管钳经切口向直肠后方插入脓腔排净脓液。冲洗脓腔后置橡皮管或卷烟引流。
(5)高位肌间脓肿:在腰麻或骶麻下,用两叶张开式肛门镜显露脓肿,一般不直接在脓肿处切开引流,以防出血。最好在齿状线上先找到内口,然后自内口处插入一有槽探针,向上约2~2.5cm,自黏膜外穿出;再用另一细探针,一端先系紧两根粗丝线,沿有槽探针处进入,用该丝线将两侧的黏膜及肌层结扎,这可致组织坏死。约4~5天脓肿完全开放(图13)。若内口未找到,则在脓肿下端黏膜处作一小的刺伤,然后用上法切开。若脓肿已破裂,开口能容纳一指尖,常已达到引流目的,若开口小则需扩大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