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治疗基本原则是早期诊断,避免发展为严重高原病,轻型病人无特殊治疗,多数人在12~36h内获得充分习服后,症状自然减轻或消失,对症状持续甚至恶化者需要酌情处理,其治疗原则是:
急性高原病1.休息 休息是重要的治疗措施,过度活动可增加氧耗量,降低血氧饱和度,加重症状,因此,对轻型者要减少活动量,适当休息,但对中,重型病人应卧床休息,对精神紧张,心理很不稳定者,需要给予心理治疗,解除顾虑和恐惧,急性高原病者可以继续留在高原,但要密切观察,一旦有急性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先兆出现时可考虑送回低海拔处,或就地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
2.吸氧 吸氧对治疗高原病很重要,但对急性高原病的效果比预期的要小,间断性小量吸氧有可能延缓机体高原的习服过程,故轻,中型病人原则上不宜吸氧为好,但对特别重者夜间可低流量吸氧,一般每分钟1~2L为合适。
3.镇静和止痛对于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心动过速者可酌情使用镇静剂,一般可选地西泮(安定)5mg,口服或肌内注射,氯丙嗪(chloromazine)0.3~0.5mg口服,每天3次,但此类药能抑制呼吸中枢,加重缺氧,故应严格掌握,尤其在夜间更要慎用,头痛是最常见症状,严重者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去痛片,acetaminophen),每次1~2片,阿司匹林(aspirin)650mg,口服,恶心呕吐者可选用普鲁氯哌嗪(即胃复安,prochlorperazine)5~10mg,口服或肌内注射,异丙嗪(非那根)50mg口服或肌内注射,据现场观察,舒必利(消呕宁)不但能防治急性高原病的呕吐,而且对晕船晕车者所致的呕吐有较好的效果,它的止吐作用主要是能抑制第四脑室底的呕吐激发区,故对恶心呕吐较重者有显著效果,一般用量为2.5~5mg/次,口服,1~2次/d,氨茶碱(aminophylline)具有舒张支气管,增加心肌收缩力,并可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换气功能,可以常规使用,剂量0.1~0.2g/次,口服,3次/d。
4.利尿剂 大量的研究证实,本病的发生与体内水分潴留有关,因而如何有效而合理地应用利尿剂,视为防治高原病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利尿剂有:
(1)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是一种较强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抑制剂,在国外,特别在美国是公认的首选药,它的疗效主要与利尿和增加肺通气有关,通常进入红细胞的CO2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通常与水结合成碳酸,随后离解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如下式:CO2 H20óH2CO3óH HCO3一,高原缺氧可刺激颈动脉体周围化学感受器,使通气过多,肺泡气PCO2降低,并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动脉血pH值上升,因而抑制呼吸中枢,乙酰唑胺能抑制碳酸酐酶,促使肾小管分泌氢离子减少,钠和重碳酸盐排泄增多,尿呈碱性,产生利尿;同时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增高,pH值下降,而产生代谢性酸中毒。
因此,乙酰唑胺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将刺激周围化学感受器,使肺通气量增加,提高肺泡氧分压,保持血氧饱和度,另外,由于利尿作用,能阻止体液潴留,减少夜间ADH分泌,降低脑脊液的产生,从而有降低脑压的作用,有些人认为乙酰唑胺主要是用于预防急性高原病,如上山前24h口服乙酰唑胺(醋氮酰胺)125~250mg,2次/的,或每24小时口服500mg,也有些作者主张上山后2~3天内连续服用,小儿剂量每天为5~10mg/kg口服,副作用较少,一般有尿量增多,轻度瞌睡,无力和感觉异常。
(2)螺内酯(安体舒通):1974年Currie等开始应用螺内酯(安体舒通)预防本病,得到良好的效果,随后又有些人应用它治疗轻型或中型急性高原病,螺内酯(安体舒通)是一种轻型利尿剂,有对抗醛固酮的作用,可减轻因缺氧引起的体液潴留,一般上山前或到达高山后口服25mg,1~2次/d。
(3)呋塞米(速尿):早期的资料认为,呋塞米(速尿)是一种能有效预防急性高原病的药,但它利尿作用强,易引起血液浓缩和血栓形成,故仅用于急性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的急救。
5.皮质激素 很多研究者认为,缺氧引起的脑水肿是造成急性高原病的主要病因,而皮质激素能有效地降低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间质水肿,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可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高原病,尤其对高原脑水肿有显效,Rocb等对28名青年人模拟4570m后,采用3个不同剂量即0.5mg,1mg和5mg,发现服用4mg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组,提示低浓度效果不佳,Hackett认为,每6小时口服或肌内注射4mg能有效地防治高原脑水肿的发生;而Ferrazinni建议,初次口服8mg,然后每6小时4mg,地塞米松在12h内疗效最明显,停药后症状即可复发,故对症状严重者应连续用药,直到症状消失,或送回低海拔处为止,另外,有人对严重急性高原病者应用倍他米松,也获得很好的效果。
6.中草药 按中医理论,把高原病可能视为“气”不足而造成的病症,如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症等,根据这些理论,我国学者对中草药的抗缺氧的有效成分及疗效进行了大量的人体和动物实验,从而筛选出不少的用于预防和治疗高原病的药物,如复方党参,红景天,刺五加,异叶青兰,黄芪,茯苓,冬虫夏草等,这些药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人体对缺氧的耐力,但至今尚无一种被国际公认或已广泛用于治疗高原病的药物。
(二)预后
发现症状及早处理和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延误诊断和治疗者可致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