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小儿砷中毒的治疗措施

治疗措施

编辑

砷中毒

经口急性中毒,立即进行催吐,用微温水或生理盐水、1%硫代硫酸钠溶液等洗胃(虽已口服超过6小时或已呕吐,仍应小心地洗胃。)以后给服新鲜配制的氢氧化铁解毒剂(12%硫酸亚铁溶液与20%氧化镁混悬液,在用前等量混合配制,用时摇匀),使与砷结合成不溶性的砷酸铁,每5~10分钟服一匙,直至呕吐,停止给药。如无此药,可给活性炭悬液、牛乳或蛋清水等,再用硫酸钠或硫酸镁导泻。必要时应用血液透析。同时迅速选用特效解毒剂,如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磺酸钠、二疏基丙醇及青酶胺等(剂量及用法同汞中毒)。静脉补液促进毒物排泄并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对胃肠道症状,神经炎,惊厥以及肝、肾损害等,都应给予对症治疗。如有严重溶血,可以换血。腹部及肌肉剧烈疼痛时,可用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注。

慢性中毒可给青酶胺治疗。用药前收集24小时尿作尿砷定量,若>66.5μmol(50μg),可连续用药5日,10日后依尿砷下降<66.5μmo1/24小时(50μg/24小时)的快慢,再给1~2个5日疗程。也可给予10%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10~20mg/kg。其他为对症治疗。

急性砷中毒解毒药选用①二琉丙磺钠;②二巯丙醇;③青霉胺。发生肾功能衰竭应及早用血液透析,并可同时应用适量解毒剂,以对肾毒性较小的青霉胺为好,剂量100~200mg,每日2~3次。急性砷化氢引起的严重溶血,根据病情可考虑换血,一次换血量约3000ml。换血过程中应注意输血反应、酸碱平衡、凝血功能等。

慢性砷中毒的治疗:解毒剂应用方法参见慢性汞中毒,此外还可用10%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以辅助砷排泄。皮肤或粘膜病损处可用2.5%二巯基丙醇油膏或地塞米松软膏。

控制溶血,及早进行血透及换血疗法,解毒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 溶血治疗:由于严重溶血,血红蛋白、砷-血红蛋白复合物与红细胞碎片可堵塞并毒害肾小管。溶血后贫血又导致肾缺氧,加重了肾的损害。故应用大剂量激素控制溶血,并静脉补充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保持尿pH 7~8,减轻血红蛋白对肾小管的阻塞。

2 透析及换血疗法: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急性肾衰者均需尽快进行透析治疗和换血疗法。换血疗法能排出血液内红细胞碎片、砷-血红蛋白复合物、血影细胞等;补充正常红细胞,改善贫血、缺血、缺氧是砷化氢中毒时的特殊治疗方法。换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的变化,如血压偏低,则应在血压正常后行换血治疗,或先输血后放血,保证足够的血容量,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血液透析,1/d,每次透析5 h,首次3 h。由于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故透析时应减少肝素剂量;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无肝素透析,应用全身和局部止血药。每日观察尿量、血压、全身水肿情况,能下床行走的患者应监测体重,以决定透析脱水量,避免发生心力衰竭。注意有无高钾、低钠、低钙、代谢性酸中毒等临床表现。

3 解毒药物的合理应用:对于合并急性肾衰的患者,由于砷化氢中毒的解毒药具有肾毒性,且络合物不能从尿排出,故应减少用药剂量,在透析配合下使用。二巯基丙醇肌注后30 min,其血浓度达高峰,吸收与解毒于4 h内完成,故于透析前4 h静脉推注。中度中毒,6~8 h静脉推注二巯基丁二钠1 g,并保持尿量>1 500 ml/d,至尿砷正常为止。

一)急救 吸入中毒者应迅速离开现场,皮肤污染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更换衣服。口服中毒应尽快催吐。洗胃前可给氢氧化铁,使与砷生成不溶性砷酸铁,以阻止吸收。彻底洗胃后可给牛奶、蛋清或活性炭吸附。无腹泻者可给硫酸钠 20~30g导泻。

(二)尽快应用足量解毒剂 首选二巯基丙磺酸钠,成人剂量2.5~5mg/kg,第 l~2天每 4~6h肌注 1次,第 3~7天每天 l~2次,以后视病情逐步减量。轻症酌情减量。有肾功能损害时慎用或减量使用。也可用二巯基丁二酸钠每次1.0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8~12h后视病情可重复注射 1次,以后每天 1次,疗程同上药。

(三)对症及支持治疗 剧烈呕吐、腹泻者,予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防治休克。保护心、肝、肾功能。必要时尽早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促进病情好转,但应注意其副作用。砷性皮炎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外,并用维生素 C、非那更等药物。

【۩相关文章】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