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史和有关检查,肠瘘的诊断多无困难,但是,为了实施正确的治疗,对肠瘘的诊断需明确以下重要问题:
1、肠瘘的位置与数目,即明确是高位肠瘘还是低位肠瘘,是单个瘘还是多发瘘。
2、瘘管的走行情况,如瘘管的形状,长度,有无脓腔存在,是否与其他脏器相通。
3、肠道的通畅情况,是端瘘还是侧瘘,瘘的远端有无梗阻。
4、肠瘘的原因,是良性瘘还是恶性瘘。
5、有无腹腔脓肿和其他并发症,瘘管的引流情况等。
6、患者的营养状态和重要器官功能情况,是否存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为了明确上述情况,对肠瘘的诊断一般需要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胃肠和瘘管或窦道造影检查。
鉴别诊断
1、消化道穿孔
可突发剧烈的腹痛,腹部透视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具有腹膜炎的体征。
2、肠道炎性疾病
包括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这些疾病可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结肠镜检查可资鉴别。
3、结肠癌
两病的好发年龄相近,偶可同时存在,临床表现部分重叠,都可出现肠梗阻,出血,穿孔及瘘管形成等并发症,钡剂灌肠有助于鉴别,黏膜不规则,肠腔充盈缺损系结肠癌的放射学征象,结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对于结肠癌有诊断意义。
4、结肠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结肠克罗恩病有腹痛,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腹部压痛,腹部包块等表现,瘘管形成是其特征,这些症状,体征与憩室炎相似,内镜和X线检查可发现铺路石样改变的黏膜,较深的溃疡,病灶呈“跳跃”样分布有助于鉴别,内镜下黏膜活检如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则有诊断价值。
5、溃疡性结肠炎
可表现为发热,腹痛,血便,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结肠镜下可见黏膜呈弥漫性炎症,充血,水肿,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糜烂,溃疡,假性息肉,溃疡之间残存黏膜萎缩,晚期有肠腔变窄,结肠袋消失等表现,病检可见杯状细胞减少及隐窝脓肿等改变。
6、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人,可与结肠憩室病同时发生,临床表现多为剧烈腹痛后解黑大便,钡剂灌肠检查见到特征性的拇指纹征象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有助于诊断本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