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正名:大鸨
拉丁学名:Otis tarda
分类地位:
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鸟纲 Aves → 今鸟亚纲 Neornithes → 突胸总目 Carinatae → 鹤形目 Gruiformes → 鸨科 Otidae → 大鸨 Otis tarda
中文俗名:地鵏
地理分布: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和我国东北地区西部;到我国华北,朝鲜,日本越冬。
特征:
因其雌雄相似,被误认为与其他鸟交配繁殖。雄鸟喉部近白色,有类似胡须的纤羽;上体棕色有黑斑,两翅灰白,飞羽黑褐;下体自胸以下白色;雌鸟喉部不具胡须。
习性:
善于奔跑,鸣声器退化;杂食,食大量害虫的幼体,为益鸟;春末夏初繁殖,每窝2~3枚卵,雌雄轮流孵化,5月孵出,为早成鸟,约一个月长成。
繁殖:
繁殖期为5—7月。筑巢于草原地面上的天然凹坑内,或是由雌鸟挖出一个浅窝。巢内不垫任何物件,或仅垫有少许草茎。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25—28天。
成长:
保护级别: 国家I级保护动物
濒危原因:
1、草原硷化、沙化、退化严重,使其栖地逐渐缩小。
2、人类乱捕滥猎、拾卵、毁巢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