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信息
【基源】为茄科植物茄Solanum melongena的果实。
【别名】酪酥,矮瓜、落苏、昆仑瓜。
【性味】凉,甘。
【功用】清热凉血,散瘀消肿。
概述
茄子
茄子最早产于印度,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南北朝栽培的茄子为圆形,与野生形状相似;元代则培养出长形茄子;到清朝末年,这种长茄被引入日本。现在主要在北半球种植较多。
茄子直根系,根深50厘米,横向伸展120厘米,大部分布在30厘米耕作层内。茄子主茎上的果实称“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四母斗”,三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八面风”,以后侧枝的果实称为“满天星”。
全国茄子栽培面积约300多万亩,广东约10万亩,分布于全省各地,以湛江市等北运基地较为集中。广东栽培的茄子果形以长茄为主,也有卵圆形和圆形等,果色以紫红色为主,也有白色、青色和紫黑色。近年来,随着北运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北运基地也喜欢种紫黑色,有亮泽的长茄、卵圆茄和圆茄。
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在它的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2]
茄子可分为三个变种
(1)圆茄
植株高大、果实大,圆球、扁球或椭圆球形,中国北方栽培较多。
(2)长茄
植株长势中等,果实细长棒状,中国南方普遍栽培。
(3)矮茄
植株较矮,果实小,卵或长卵。
根据营养专家黎黍匀分析,茄子的预防疾病指数为26.29,生命力指数为9.7142,证明对疾病的康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而对生命力的提高属于有效范围(见《肠胃决定健康》一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