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蕺
拼音: jí 笔划: 15
部首: 艹 五笔输入法: akbt
仓颉:TRJI 笔顺编号:122251122111534
四角号码:4445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857A
释名: 菜、 鱼腥草。
气味: (叶)辛、微温、有小毒。
主治: 1、背疮热肿。用蕺菜捣汁涂,留孔以泄热毒。
2、痔疮肿痛。用 鱼腥草一把,煎汤熏洗。洗后,以 鱼腥草包敷 患处。
3、疔疮作痛。用 鱼腥草捣烂敷上。初敷一段时间,会感觉疼痛,须忍住,不可去药。痛后一、二日即愈。
4、小儿脱肛。先以朴硝水洗过 患处,然后把 鱼腥草捣如泥,放芭蕉叶上,令病孩坐药,脱肛自入。
5、虫牙痛。用 鱼腥草、花椒、菜子油等分,捣匀,加泥少许,和成小
丸,如豆大。左牙痛,塞左耳,右牙痛,塞右耳;左右牙都痛时,不能同时塞两耳,须轮流换塞,否则有损听觉。
6、蛇虫咬伤。用 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起捣烂敷涂。
康熙字典:【申集上】【艸字部】蕺 ·康熙笔画:19 ·部外笔画:13
【唐韵】阻立切,音戢。菜名。叶似荞麦,生湿地。【张衡· 南都赋】若其园囿,则有蓼蕺蘘荷。 又山名。【会稽志】 蕺山在府西六里, 越王采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