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名称
【药名】苦芺
【类别】清热解毒药;凉血药
【拼音】kǔ ǎo
【英文名】Herb of Linearleaf Thitle
【拉丁学名】Herba Cirsii Linearis
【别名】钩芺、苦板、苦菜、败酱、败酱草。
【考证】出自《本草经集注》。
1.《尔雅》郭璞注:钩芺,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薹似蓟,初生可食。
2.陶弘景:苦芺,处处有之,人取茎生食之。五月五日采,暴干。
3.《唐本草》:苦芺,今人以为漏芦,非也。
4.《食疗本草》:苦芺,生食治漆疮。不堪多食尔。
5.《蜀本草》:《图经》有云,苦芺子若猫蓟,茎圆无刺。所在下湿地有之。
6.《本草纲目》:《尔雅》钩芺,即此苦芺也。许慎《说文》言江南人食之下气。今浙东人清明节采其嫩苗食之,云一年不生疮疖,亦捣汁和米为食,其色清,久留不败。《造化指南》云,苦芺大者名苦藉,叶如地黄,味苦,初生有白色,入夏抽茎有毛,开白花甚繁,结细实。其无花实者,名地胆草,汁苦如胆也。处处湿地有之。 苦芺(5张)
二、中药基源
【科属】菊科
【基源】为菊科植物蒙山莴苣的全草。
【药用部位】全草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
【生态环境】生粘土或砂质土壤上,常风于河边、湖边。
【基源形态】
头状花序多数,有20个小花,在茎枝顶端排成开展圆锥状花序;舌状花紫色或淡紫色。瘦果长圆状条形,秒压扁或不扁,灰色至黑色,无边缘或有不明显的狭窄边缘,有5-7条纵肋,果颈渐窄,较长,灰白色,冠毛白色。
【采收加工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净泥土,晒干。
三、中药基础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暑热烦闷;津疮;丹毒;痈肿;痔疮;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痛。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主面目通身漆疮。
2.陶弘景:烧作灰以疗金疮。
3.《日华子本草》:治丹毒。
4.汪颖《食物本草》:煎汤洗痔。
5.《本草纲目》:下气,解热。
6.《医林纂要》:解暑去热。
7.《湖南药物志》:破宿血,生新血,解热毒,利胸膈,除烦闷,补虚损。
8.《广西药植名录》:凉血,止血,活血,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生嚼。外用:适量,捣敷;或烧灰敷;或煎汤洗。
【化学成分】开花的地上部分含山莴苣苦素(lactupicrin),山莴苣素(lactucin),α-香树脂醇(α-amy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