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巩膜炎的真菌是真核微生物,在空气、土壤和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可分为酵母菌(yeast)、真菌(mold)和二态菌(dimorphic)。最常见引起巩膜炎的是丝状菌(filamentous),如曲霉菌(aspergillus)、支顶孢菌(acremonium);另一些形成巩膜感染的是二态丝状菌如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鼻孢子菌(rhinosporidium seeberi)等,大多数为腐物寄生菌,在全身或局部创伤以及免疫力低下时则发生机会性感染。危险因素有:意外创伤特别是植物性的和土壤因素的巩膜和(或)角膜外伤眼科手术如翼状胬肉切除后用β射线照射视网膜脱离的巩膜扣带术(图1)以及全眼球炎、全身细菌及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静脉吸毒者、慢性疾病长期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等。发病机制
多数深部真菌病的病原菌是机会性真菌,只在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时,它们才侵袭组织而致病。浅表真菌感染,很少诱发免疫反应,凡受真菌侵入的个体,可能出现迟发性变态反应,一般在感染10~14个月即可表现,这在宿主获得特异性抗真菌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致敏T淋巴细胞能激活并增强巨噬细胞对真菌的吞噬和杀伤作用。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健全者,原发的真菌感染常被局限化,在局部形成肉芽肿;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则易发严重播散性感染,并进一步削弱机体抗感染能力,招致细菌混合感染。深部感染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类机体能否预防真菌再感染尚无肯定的证据一般认为真菌感染诱发的抗体应当不是获得抗真菌免疫的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