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龄在45岁以上的患者主诉视物变形,出现暗点或近期视力下降时,应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包括最佳的矫正视力及眼前段检查视野检查、裂隙灯显微镜配合用三面镜及检影镜以及间接检眼镜仔细检查眼底。必要时可采用黄斑立体照相。Amsler方格表能查出视物变形及暗点,中心视野有任何障碍的病人应速作检查。若视网膜下有液体、出血黄色渗出,或脂性沉积物及灰绿色脉络膜病变而裂隙灯或检眼镜不能肯定,则应作荧光血管造影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现早,可以治疗的机会就多以便决定是否光凝一眼黄斑有增龄性黄斑变性的患者每年应检查眼底2次,可治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有时间从属性,因增龄性黄斑变性在视力迅速丧失出现后第1个月内是可以治疗的。大部分脉络膜新生血管开始都在中心凹外,但不久便扩展到中心凹无血管区下面,故应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
增龄性黄斑变性的晚期诊断一般不难关键是早期诊断增龄性黄斑变性的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回顾性的研究增龄性黄斑变性的早期症状,依次是视物模糊,视物变形,阅读困难,中心或旁中心暗点及视力疲劳。Andrew研究了103个增龄性黄斑变性早期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的症状,以视物变形和近距离阅读困难是增龄性黄斑变性最早期的症状,出现上述自觉症状时要仔细检查病人。临床中也发现近视很少患增龄性黄斑变性,大部分患者屈光为正视及远视改变,因此增龄性黄斑变性可加重视力疲劳和近距离阅读困难。检查增龄性黄斑变性的近视力更易发现中心视力的变化
增龄性黄斑变性一般双眼发病,一眼患病,第二眼具有发生增龄性黄斑变性的高度危险性。对单侧增龄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色调分辨力、黄斑阈值、暗适应检查及Amsler表中心视野检查,4项检查结果均反映当单侧增龄性黄斑变性对侧眼视力≥1.0时,已有视功能异常,表现为色调分辨力及视网膜光敏感度的降低暗适应功能及Amsler表中心视野的异常。Eisner发现晚期增龄性黄斑变性第二眼视力正常,无黄斑病变,但有蓝锥细胞敏感性降低和色觉改变,中心凹视锥细胞视色素密度比正常眼减少因而对另一眼有晚期增龄性黄斑变性的早期增龄性黄斑变性患者,尤其另一眼有大量的融合性玻璃膜疣(图18),要注意早期检查和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