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瘘 头痛 高眼压 眼压升高 无晶状体眼 恶心 角膜炎 角膜溃疡 眼胀 角膜混浊
1.危险因素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有:无晶状体眼,术前存在的青光眼,联合手术,虹膜前粘连,眼前段感染性炎症,大植片角膜移植及手术自身问题等,在无晶状体眼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发生率为25%~70%不等,术后早期有报道高达60%~90%,术前有青光眼病史者角膜移植术后眼压升高的发生率为20%~80%不等,是无青光眼病史者的3~10倍,有认为术前药物控制眼压的所需剂量越大,术后眼压失控的危险性也越高,在这些青光眼患者中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术前的青光眼即使已施行手术控制了眼压,术后眼压再次升高的发生率仍明显增高,角膜移植联合其他内眼手术时由于眼内操作多,损伤大,术后炎症反应重,对小梁组织的损伤也大,因而青光眼的发生率高,有作者观察了155例角膜移植术的连续病例,12%发生了早期青光眼,其中单独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有5%,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虹膜分离术的各有19%,联合玻璃体手术的有25%发生了青光眼,术前存在的虹膜前粘连也是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虹膜前粘连的范围越大,术后眼压升高的可能性越大,最近研究表明,在单孢病毒性角膜炎,基质性角膜炎的活动期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较易发生青光眼,高危病例如角膜溃疡穿孔,前房消失作急诊角膜移植术则发生青光眼的风险更大,如果角膜病变范围广泛,需要作直径8mm以上的大植片角膜移植或全角膜,带角巩膜缘移植时,术后青光眼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手术设计,操作方面的问题如角膜植片/植床比例较小,或植片缝合过紧时容易发生虹膜角膜角拥挤改变,尤其在无晶状体眼术后易于发生青光眼,此外,角膜移植术后前房内黏弹剂的残留也是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2.临床表现 由于角膜移植后植片水肿,散光及植床角膜混浊等影响到高眼压的常见角膜特征,虹膜角膜角和眼底的观察以及眼压的准确测量,视野的评判,加之术后青光眼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临床上如角膜移植术后患者出现术眼胀疼,头痛,视力下降,尤其伴有恶心,呕吐时,要注意发生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可能,检查发现有角膜上皮水肿,植片隆起,缝线崩脱,伤口裂开,前房变浅或形成不良,瞳孔阻滞,或术后长期出现角膜瘘及环状虹膜前粘连者,特别要警惕青光眼的发生。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主要诊断指标是眼压,诊断标准目前还不一致,目前多数学者主张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①术后3天连续2天眼压高于26mmHg,需要抗青光眼治疗(药物和手术)者;
②术后第1天出现急性高眼压的临床表现,眼压大于30mmHg需用手术治疗者;
③术前已有青光眼病史,术后病情加重,眼压大于26mmHg需要其他药物或手术来控制者,但是应用何种眼压计才能准确测量眼压是诊断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关键,临床上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是测量眼压的金标准,它要求中央角膜(直径至少大于3mm的范围)表面光滑,弯曲度规则,无散光以及泪膜正常,但是,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后早期往往存在严重散光,术后角膜上皮损伤及泪膜结构破坏等均影响荧光素环的观察,也就限制了压平眼压计的应用,非接触眼压计就更不适合眼表结构不规则的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常用的压陷式Schiötz眼压计可用于这类病例的眼压测量,但对角膜曲率明显改变的角膜移植术后患眼则所测眼压是不准确的,笔式Tono-pen眼压计是一种便携式电眼压计,与角膜接触面积小(头部直径1.5mm),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荧光素,并且使用消毒的一次性乳胶套,可避免术后交叉感染,在正常角膜者与Goldmann眼压计进行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Tono-pen眼压计用于角膜移植术后的眼压测量,结果也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1.眼压测量 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主要诊断指标。
2.在植片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虹膜角膜角的观察,并可了解眼底情况,同时进行视野检查。
3.UBM检查 由于角膜瘢痕及水肿等原因限制了房角结构的观察,可以较为满意地检测手术后眼前段包括角膜,虹膜,前房,虹膜角膜角,后房,睫状体及晶状体等的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为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诊断和分型提供了良好手段。
本病容易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或急性结膜炎相混淆,需要鉴别。需要鉴别不同类型的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iridocyclitis),虹膜发生炎症后常影响睫状体,故临床上单独的虹膜炎或睫状体为是很少见的。常同时发病。急性结膜炎,系感受风热所致。 系指双眼红赤疼痛,羞明多泪,发热头痛病证。多发生于夏秋炎热季节。根据其临床特点,以及发病经过即可鉴别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