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病因为主,如发现致敏因素应立即清除,必要时可将接触物清洗干净并禁止再接触,积极治疗外耳周围原发病灶,经常清洁外耳道脓液并滴用有效药液。局部忌用肥皂或热水清洗,或擦涂有刺激性药物,严禁抓痒、挖耳等。渗液较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5%醋酸铝溶液湿敷。液较少或无渗液者可涂用1%,2%龙胆紫液,强的松类冷霜或软膏,氧化锌油或糊剂等,若有干痂,可用3%双氧水洗净拭干后,涂用上述药液或药膏,慢性病例有皮肤增厚或皲裂者,用10%—15%硝酸银涂擦是有益的,在发作间歇期,可用70%酒精清洁外耳道,保持其干燥、全身治疗:可服用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而敏等静脉注射5%溴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口服大量维生素C,服用或注射地塞米松等。
外耳湿疹治疗时应先找到病因予以排除。注意调整饮食,吃请淡食物,忌饮酒、鱼虾、蟹等,改变或停用奶制品。局部避免搔抓,忌用热水、肥皂等清洗,禁用刺激性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期间暂缓预防注射和接种牛痘。
局部治疗应遵循“湿以湿治,干以干治”的原则,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软膏或药液进行治疗。继发感染时全身和局部都须使用抗生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