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先天性外展性髋挛缩的病例

病例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男46例,女38例;年龄4~33岁,平均8.5岁,大于16岁者3例(3.6%)。双侧臀肌挛缩者82例,单侧臀肌挛缩者2例,其中1例合并股骨头坏死(Ⅱ期)。82例有反复臀肌注射史,2例有1~4次臀肌注射史,其中92%(77/84)为农村患者。臀肌挛缩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走路呈“外八字”步态,合并有骨盆倾斜者走路多为“跛行”,跑步或上楼时尤为明显,坐位时双腿不能在膝上交叉,不能并膝下蹲,下蹲时必须分开双腿向外做“划圈”动作。

术前检查

  臀肌挛缩症患者,臀部外上方可见皮肤凹陷成沟状,皮下可触及条索带,Ober征[1]阳性,下肢内收试验阳性:即立正时出现骨盆倾斜,且臀部皮纹不对称,而当两腿分开髋外展时骨盆倾斜消失。本组84例患者双下肢立正时一足跟离地0.5~4.0cm,其中62例超过1.5cm,但双下肢绝对长度相等;骨盆倾斜角(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与水平线夹角)为5°~25°,平均为15°。对45例患者行站立位X线检查,显示有骨盆倾斜者41例,其中有1例合并股骨头坏死(Ⅱ期),2例合并有非结构性腰椎侧凸;另外有4例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表现,考虑为:

(1)摄X线片时患者体位变动,若假性长肢侧稍有外展、双下肢分开或长肢侧稍为屈膝,则可表现为骨盆不倾斜;

(2)轻度骨盆倾斜在X线片上不易显示,故仅依靠X线片不能确诊是否患有骨盆倾斜。

手术方法

  本组8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骨盆倾斜方向、下肢内收受限程度,分别选择绕大转子弧形切口、大转子上横行切口、大转子上纵行切口三种手术切口。

本组84例,由于骨盆倾斜而造成的假性长肢侧,所有患者均采用大转子上纵行切口;而由于骨盆倾斜而造成对侧的假性短肢侧的患者中,有48例屈髋30°~60°时内收受限最严重,则采用大转子上横行切口;有34例屈髋60°以上内收受限最严重,则采用绕大转子弧形切口;另有2例是单侧病变。术中观察两侧髋关节0°方向,臀肌挛缩不平衡,且有多块肌肉挛缩,主要有髂胫束、臀大肌髂胫束移行部、外旋小肌群、臀中肌和臀小肌,我们重点探查臀中肌和臀小肌。

术中统计假性长肢侧(立正时足跟着地侧)臀肌挛缩情况,36例有臀中肌挛缩(43%),76例有臀小肌挛缩(90%),其中包括臀中肌和臀小肌同时挛缩;而对侧(假性短肢侧),臀中肌和臀小肌挛缩共22例(26%),而且挛缩带截面积明显小于假性长肢侧。彻底松解挛缩组织,对臀肌挛缩超过1/3者,可行臀大肌至股骨转子止点斜行切断延长术,并将臀大肌部分前移缝合至大转子处。在16岁以上的3例患者中,1例合并Ⅱ期股骨头坏死者,术中同时行股骨头钻孔减压术。

结果

  本组获随访68例,随访时间3个月~8年,平均2.6年。63例(93%)骨盆倾斜完全矫正,其中61例一次手术成功,2例因术后发现未松解挛缩的臀小肌,使骨盆倾斜未完全矫正而进行再次手术,获得完全矫正,术后患者恢复正常步态,可并膝下蹲,臀肌肌力无明显减弱。3例(4%)骨盆倾斜部分矫正者,通过功能锻炼仍残留轻度步态异常。2例(3%)因臀肌外展肌肌力减弱,术后步态轻度不稳,经半年以上功能锻炼后恢复正常。

  术后84例中有2例发生伤口渗液,其中1例经3周的换药,伤口愈合,1例再次清创缝合伤口后愈合;其余82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病理检查均显示肌纤维横纹消失,玻璃变性或纤维化。本组有6例挛缩组织在美国MTS公司制造的MTS858材料试验系统上测定其拉伸的力学性质。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挛缩带的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臀肌,而臀肌的极限应变均明显高于挛缩组织。

讨论

  一、病因分析

  臀肌挛缩症,由Valderrama首次报告。大部分学者认为反复肌内注射是引起臀肌挛缩的主要原因,特别对苯甲醇稀释青霉素肌内注射反应最大,肌肉因变性、坏死,而致纤维化。部分学者还认为与免疫、瘢痕体质、儿童易感因素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我们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年龄为3~6岁的学龄前儿童,其中男3625名(58.5%),女3375名(41.5%),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农村5250名儿童,患臀肌挛缩症218例(4.2%),城镇950名儿童,患臀肌挛缩症11例(1.1%),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且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生活地面不平坦地区发病率高于营养卫生条件好的平原地区。也有报道认为臀肌挛缩症与外伤有关,但导致骨盆倾斜的原因尚不明确。

郑启新认为,臀中肌挛缩导致骨盆倾斜是由于挛缩肌肉组织的“缰绳作用”,即牵拉同侧骨盆而对侧髂骨前外侧端抬高。我们观察发现,立正时出现骨盆倾斜,使一侧足跟离地,而当两腿分开髋外展时骨盆倾斜消失。本组84例中,有76例为臀小肌挛缩(90%),而臀中肌挛缩仅有36例(43%),因此推测臀小肌挛缩是导致骨盆倾斜的主要原因。2例骨盆倾斜未完全矫正者,当再次手术时发现,骨盆倾斜未完全矫正的原因是第一次手术未松解臀小肌挛缩带所致。臀中肌和臀小肌均起外展作用,臀小肌的支持力大于臀中肌。根据吴维才等股杠杆理论,髋关节中立位时,额状面上臀中肌纤维与下肢纵轴线所成角度大于臀小肌,臀小肌起“缰绳作用”力度更大,但由于臀小肌位置深被臀中肌遮挡,所以松解时容易遗漏,因而影响矫正效果。

  二、术前检查

  正确制定手术方案,避免手术中的盲目性。曾湘穗等利用Ober征对臀肌挛缩进行分级,但是部分臀肌挛缩合并骨盆倾斜患者Ober征阴性,即在屈髋、屈膝90°时内收受限,而单独屈髋0°~30°时也发生内收受限。说明臀肌挛缩患者髋关节屈曲角度不同,髋关节内收受限程度也不同。我们认为髋关节屈曲在某一角度内收受限最严重时,此角度相应方向的肌肉挛缩可能也最严重。挛缩的肌肉起“缰绳作用”牵制着髂骨与大转子,致使髋关节内收受限。手术虽可松解挛缩的肌肉使患者坐位时可交叉双腿,但难以确定下肢短缩是否已被矫正。骨盆倾斜术后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才能恢复正常体位。

  三、手术切口的选择

  根据挛缩带的位置选择切口。骨盆倾斜假性长肢侧以臀中肌、臀小肌中部挛缩为主,行大转子上纵行切口显露更为直接。而对屈髋30°~60°时内收受限最为严重者,常以松解臀大肌髂胫束移行部及臀中肌后缘挛缩为主,即采用大转子上横行切口更易达到松解的目的。对屈髋60°以上内收受限最为严重者,常以松解臀大肌后缘、臀中肌后缘、外旋肌群挛缩为主,通常采用绕大转子弧形切口,俞辉国等认为,此切口能更清楚、安全地显露主要松解部位。

  四、术后骨盆稳定性问题

  认为若臀中肌、臀小肌挛缩只是小部分肌肉挛缩,挛缩带直径在1~4cm时,仅切除挛缩带而不切除过多的正常组织,并不会导致骨盆不稳而出现Trendenlenburg步态等情况。若臀中肌、臀小肌挛缩超过1/3,需做部分臀大肌至股骨转子止点斜行切断延长术,并将臀大肌部分前移缝合至大转子处。本组有2例因过多切断臀中肌、臀小肌,至臀肌外展肌肌力减弱,出现骨盆轻度不稳,经过半年以上功能锻炼后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对臀肌挛缩导致的骨盆倾斜,术前检查应注意臀肌挛缩的部位;手术需重点检查假性长肢侧(立正时足跟着地侧)臀中肌、臀小肌,明确肌肉挛缩的具体部位、程度及选择合适的切除范围;术后早期进行系统功能锻炼,对矫正骨盆倾斜,保持骨盆稳定起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用户提问】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