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正中神经受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检查:压迫或叩击腕横韧带、背伸腕关节时疼痛加重;病程长者,可有大鱼际肌萎缩。
腕部、手掌面、拇指、食指、中指出现麻、痛,或者伴有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疼痛症状夜间或清晨加重,可放射到肘、肩部,白天活动及甩手后减轻;上述部位的感觉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手部肌肉萎缩、瘫痪。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且连续几天不缓解,专家建议,一定尽快去正规医院看医生,以便早日作出诊断,采取措施。
临床上,一部分患者会因长期病变,导致拇指下的“大鱼际”肌肉出现萎缩;甚至会出现间歇性皮肤发白、发绀;严重者可出现拇指、食指发绀、指尖坏死或萎缩性溃疡,成为不可逆的改变。初期常表现为指端的感觉功能障碍,常常因入睡后数小时出现麻木或烧灼痛而致醒,活动后缓解。少数患者由于病程较长而出现神经营养障碍,发生大鱼际肌萎缩,间歇性皮肤发白、发绀,严重者可出现拇指、食指发绀、指尖坏死或萎缩性溃疡。检查时可叩击腕部掌侧正中,造成正中神经支配区的麻木、疼痛,此即Tinel征阳性。部分病人手腕关节极度屈曲60秒钟后手指感觉异常加重,此为Phalen试验阳性。利用血压计在上臂加压至远端肢体静脉扩张可诱发症状出现。
据了解,腕管综合症好发于30-50岁年龄,女性为男性的5倍。两只手都发病者约占患者总数的1/3-1/2,而女性双侧发病者与男性之比,提高到 9:1。至于女性发病为何远远高于男性,原因之一是女性较多从事繁琐、细碎、需要手部频繁劳动的工作,原因之二比较有趣,是因为“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感受比较在意,更容易觉察身体的疼痛,对疼痛倾向于“大惊小怪”,而男性恰恰相反。
意大利腕管综合症研究小组的L·帕多瓦博士研究认为:事实上,男性和女性从事相同类型工作的数目差不多,但是男性难以被诊断为腕管综合症。“740名患者的研究表明,男人往往较少抱怨疼痛,常感觉手部功能好。但是,神经功能评估显示,他们的损害比女性更为严重。”L·帕多瓦博士呼吁,“男人可能仅仅在腕管综合症症状变得很严重时才去看医生。因此,许多不严重的病例就漏诊了。可以推测,男性腕管综合症的发病率是被低估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