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家系以及同卵双生子和非同卵双生子的研究结果,支持遗传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这一结论,RA 同其他风湿病一样,在遗传学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RA 发病的家族聚集性相对较低(表1), 其次,有多个不同基因参与RA 发病,但没有一个特定的基因是发病所必需或是可单独致病的,它们各自起小部分作用,使疾病发生的概率略有增加,这就是遗传的低外显或不完全外显,第三,遗传因素不仅决定了疾病的易感性,而且与疾病发展的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相关,这为我们提供了预测疾病发展的遗传标记物,近年来全基因组扫描和候选基因的方法使人们对RA 基因的遗传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 与HLA 相关的等位基因: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ajor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拥有多态基因位点,继承了表达于MHC 基因位点上某一特定基因的人易患RA,这种特定基因被称为与疾病相关的等位基因。
(2)非HLA 相关的致病基因:近来,人们把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至有关非HLA基因上(表4),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在RA 的发病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前用微卫星标记物(microsatellite marke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进行基因组广泛连锁(genome-wide linkage)分析,分析与疾病相关的复杂的基因,英国,日本,美国和欧洲多个国家应用这项遗传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对RA 易感人群进行检测,对至少有两个同胞患有RA 的家族进行研究,结果肯定了HLA 与RA 之间的连锁关系,同时发现位于染色体1,3,4,5,6,12,16,17 和18 的非HLA 基因位点与RA 有关,虽然HLA 的等位基因RA 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非HLA 基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2.感染因素
自从30 年前发现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风湿热以来,人们试图用各种理论和实验证实感染是类风湿关节炎触发的主要因素,许多微生物被认为是诱发慢性滑膜炎的病原体,包括多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如巨细胞病毒,微小病毒B19,EB 病毒等),长期以来,感染因素一直被怀疑为引起RA的直接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PCR 的应用,为寻找感染源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但遗憾的是,不管是应用分离的方法,还是使用电子显微镜,或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仍然未找到一个具体的感染因子。
3. 随机因素
随着对RA 认识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随机因素(stochastic factors)对RA 发病的作用,而且将它摆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不过随机因素的作用很难通过试验重复得到,这些因素主要从以下3 个方面体现它们在RA 发病中的作用,包括体细胞遗传突变,后生效应(epigenetic effects)和与生理过程相关的随机变化。
4.性激素
1938 年学者Hench 观察到妊娠和黄疸可以减轻RA 的症状,因此他大胆地提出肾上腺功能不全可以导致RA 的发生,正是这些有重要意义的观察促使后人发现了皮质类固醇,它是肾上腺皮质的主要产物,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一种治疗RA 具有奇效的药物,不过,虽然皮质类固醇并不能治愈RA,但是人们对于激素的异常分泌在RA 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仍做着不懈的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对皮质类固醇,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睾酮,脱氢表雄酮(DHE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激素在RA 临床的研究发现,RA 病人性腺和交感神经肾上腺激素介体的产生和作用异常,说明它们对RA 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表5), 同其他自身免疫病一样,RA 在女性患者中多见,女性和男性的发病率之比为2~4∶1,这个比值虽然不如其他某些自身免疫病高,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为9~13∶1,桥本甲状腺炎为25~50∶1 等,但是仍能反映出性激素在免疫反应中有一定的作用。
5.环境因素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较长期居住潮湿的房屋或长期在潮湿环境中作业者,本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高寒地区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原温暖地区,说明本病发生与寒冷及潮湿有关。
6.自身心理因素
国内外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情绪受刺激或长期心理受压抑者,本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而且已患病者受精神刺激后容易发作,均说明本病与自身心理因素有关。
7.中医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痹阻于肌肉,骨节,经络之间,使气血运行不畅,痹久累及肝肾,伤及筋骨而导致本病,才能及早发现RA,及早治疗,控制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