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偶可寄生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本虫最早由陈心陶(1933、1935)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命名为广州肺线虫。后由Matsumoto(1937)在台湾报道,到1946年才由Dougherty订正为本虫。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在太平洋地区某些岛屿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早就有散在或暴发流行,但直至1960年代初才明确此病与广州管圆线虫的寄生有关。人体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是由Nomura和Lin于1944年在台湾省发现的,至1988年在台湾省报告疑为本病的患者共310例,得到病原学确认的35例。在中国大陆,首先由黄贤嶙等(1979)年于广州报道一疑似病例后,朱师晦和何竟智于1984年各报道1例在病人脑积液中查见了幼虫,继后,在广东、香港、浙江、天津、黑龙江、辽宁等地又报道了10个查到虫体的人体病例。在浙江温州市区发现一起依据感染史、临床表现、免疫学和流行病学确认的暴发性流行病例55个。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3000个病例报道。
成虫线状,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缺口囊。雄虫长11~26mm,宽0.21~0.53mm,交合伞对称。雌虫长17~45mm,宽0.3~0.66mm,尾端呈斜锥形,子宫双管形,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白相见的螺旋纹,十分醒目,阴门开口于肛孔之前。成虫寄生于多种鼠类的肺动脉内。虫卵产出后进入肺毛细血管,第一期幼虫孵出后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沿呼吸道上行至咽,再吞入消化道,随后与宿主粪便一起排出。当此幼虫被吞入或主动侵入中间宿主(螺类及蛞蝓)体内后,在其组织内先后发育为第二及第三期幼虫。鼠类因吞食含有第三期幼虫的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及被幼虫污染的食物而受感染。我国广东、海南、云南、浙江、台湾和香港等地发现的中间宿主有揭云玛瑙螺、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中国圆田螺、方形环梭螺、福寿螺和蛞蝓。转愈宿主有黑眶蟾蜍、虎皮蛙、金线蛙和蜗牛;国外报道还有鱼、虾、蟹等。终宿主以褐家鼠和黑家鼠较为多见,此外还有白腹巨鼠、黄毛鼠和屋顶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