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缩经过全面详细的检查不能证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可认为是良性的,无需治疗。有器质性心脏病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认为是具有潜在恶性或恶性室性期前收缩,必须治疗:①频率平均≥5/分钟者;②多形性或多源性,但要注意除外房性期前收缩伴差异传导;③呈二联律或三联律;④连续3个以上呈短暂阵发室速;⑤急性心肌梗死,即使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亦应及时治疗。
治疗: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Ⅰ类和Ⅲ类药。对于期前收缩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风险和收益,伴有心衰和心肌梗死的患者禁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期前收缩常需紧急静脉给药。急性心肌梗死初期可选静脉内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心肌梗死后若无禁忌,则常有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治疗。部分单源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考虑在电生理检查的基础上行射频消融治疗,该方法对于没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者疗效确切,并可改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引起的左心室增大和射血分数下降。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禁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原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继发性者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宜用异丙肾上腺素或心房或心室起搏治疗。
美西律(慢心律) 是最常用的治疗室性早搏药物。适用于心功能良好的室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3片(每片50毫克),每日3次,有效后改为每次2片,每日3次维持。副作用以胃肠道反应为多见。严重心衰、病窦综合征、Ⅰ度或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严重肝功能损害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帕金森综合征病人应用后,可使震颤加剧。
普罗帕酮(心律平) 适用于心功能良好的冠心病、心肌炎后遗症引起的心率偏快的频发室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3片(每片50毫克),每日3次,有效后改为每次2片,每日3次维持。对有严重心衰、心源性休克、显着心动过缓、窦房、房室结和室内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明显的电解质紊乱、严重的阻塞性肺病、哮喘及明显低血压者禁用。
乙吗噻嗪(莫雷西嗪) 对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频发室性早搏病人有较好治疗效果。口服每次3片(每片50毫克),每日3次,有效后改为每次2片,每日3次维持。可致口干、轻度胃肠道反应。个别病人在服药早期可有口唇麻木或欣快感。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严重低血压者禁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胺碘酮(可达龙) 适用于心功能较差、心跳偏快的频发室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1片(0.2克),每日3次,半周后改为每次1片,每日2次,再一周后改为每次1片,每日1次,最后可改为每次半片,每日1次维持。可致心率明显减慢、心电图Q-T间期延长,偶可致甲状腺功能紊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