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电图(ECG)
心电图检查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常用的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和负荷心电图3种。
(1)静息心电图
典型心绞痛的患者休息心电图正常占50%~83%,可能见到的心电图改变有:ST-T改变,QRS波异常,异常Q波,束支传导阻滞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等。
(2)动态心电图
(Holter监测)阳性标准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J点后0.08s处)压低≥0.1mV,持续时间≥1分钟,而且下一次ST段压低应在前一次ST段压低恢复到基线至少1分钟后出现。上斜型ST段,J点下移及T波改变不能作为心肌缺血指标。通过Holter连续监测24~48小时,不仅可记录到患者日常活动、休息或睡眠期间胸痛发作时心肌缺血的心电变化,而且可记录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变化。冠心病患者Holter监测中约75%日常生活中的缺血性ST段压低是无症状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与有心绞痛症状的心肌缺血发作之比平均为3~4:1。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动态心电检出冠心病的阳性率达80%,假阳性率为13%。老年患者受各种原因所限不能做运动试验检查,Holter监测有一定诊断价值。
(3)负荷心电运动试验
静息心电无改变者可做本试验。目前多采用多级踏车或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标准:①运动中和(或)运动后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J点后0.08s处)压低≥0.1mV;或ST段呈水平型抬高≥0.1mV;②ST段压低伴室性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成对室早、多源室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③U波倒置;④运动引起劳力性低血压,收缩压降低≥10mmHg;⑤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2.超声心电图
(1)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运动试验检测方法
以静息时室壁收缩运动正常者为对象,按Balke方案的活动平板试验进行,运动后即刻(1~2分钟)作2DE,以出现一过性室壁运动异常为阳性。检测冠心病(CHD)的标准:①在心绞痛发作或做运动试验时,缺血区局部心室壁收缩运动幅度减低、消失甚或反向运动(矛盾运动),其中以减低为最多见。②超声多普勒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图,显示舒张末期频谱幅度(A峰)>舒张早期频谱幅度(E峰),E/A比值<1.0(正常E/A比值>1.0),提示左室顺应性降低。③运动中左室射血分数(EF)未能增加,提示左室泵功能减低。2DE运动试验对冠心病(CHD)诊断的敏感性平均76%,特异性平均86%,较心电图运动试验的敏感性高。
(2)药物负荷
老年患者或无运动能力不能完成额定运动量者,或运动所致呼吸加速影响图像质量时可行药物负荷。常用药物有双嘧达莫、多巴酚丁胺及腺苷,其中以多巴酚丁胺的敏感性较高,优于双嘧达莫,但3种药物负荷的特异性相仿,临床应用多巴酚丁胺者较双嘧达莫为多。
(3)心肌对比超声显像(MCE)
又称超声心肌造影。
3.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ECT)
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方法有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和负荷试验两种,后者分为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国外学者认为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是一项准确、敏感和无创的主要检查方法,适应证为:①胸痛的病因诊断;②心肌缺血部位、范围和程度评估;③了解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前后的心肌供血情况;④判断冠心病的预后。临床常用的放射性核素为201IL或99mTc-MIBI做运动负荷试验。
4.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心室造影
上述的病史、临床症状及各项无创性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及病情估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冠心病的确诊以及冠脉狭窄的部位、形态、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准确判断,仍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造影对患者是否需要行冠脉血运重建术(包括PTCA、旋切及支架植入,以及CABG),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手段。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但有以下情况时做此检查是必要的:①临床症状,无创性检查方法不能肯定有无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②临床症状或无创性检查方法,提示不能肯定有无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③心绞痛症状较重,而内科治疗不满意,影响日常生活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目的是选择患者做PTCA或CA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