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老年人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肺炎褥疮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颅内高压综合征高血压高血压危象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神经内科 外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0-15天
治愈率:65%
常用药品:安宫牛黄丸长春西汀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温馨提示
主要是对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高血压(30%):
在脑出血病人中,有90%的病人患有高血压,从心血管方面研究发现,有1/3~2/3的高血压病人最终均要发生脑出血;高血压病长期不进行降压治疗者,10年以后半数以上发生脑出血,因此,高血压病是原发性脑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在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当情绪剧烈波动或体力活动过度时,瞬时血压增高,即可引起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而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老年人群中的多发病,故脑出血也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之一,本章仅述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动脉豆纹动脉(又称Charcot动脉,出血动脉)(图1),其次还有丘脑穿通动脉,基底动脉旁中央支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区,约占脑出血的70%,脑干为10%,小脑为10%,脑叶为10%,而在基底节区中,壳核出血占44%,丘脑为13%,脑出血产生的症状是由于血肿形成所引起的脑组织受压,水肿,移位,软化及坏死等,在底节区的出血,靠内侧者,常侵入内囊和丘脑,也可破入侧脑室使血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图2);靠外侧者,血肿直接破入外侧裂和脑表面,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或小脑出血者,则可直接破入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脑出血后形成的血肿使脑组织呈现不规则的腔内充满紫褐色的胶冻状液,腔的周围为坏死水肿的软化带;病灶周围组织因静脉回流受阻而致软化带发生点状出血,血肿及水肿造成该侧大脑脑回变薄,脑沟变浅;脑室受压变形;严重者出现使同侧脑组织向对侧或向下移位形成脑疝,之后,血肿块收缩和破碎,周围组织水肿逐渐消失;血肿液被吸收,囊腔缩小,囊腔内变成含微黄色的含铁血黄素的水样液体,囊腔壁沉积1层含有铁黄素的黄橙色物质,出血量小者,被增生的胶质细胞所填充。脑出血发生后,将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过程,脑出血形成的血肿,其大小决定于出血的动脉和周围脑组织的情况,个别在短期内还可再继续出血,使血肿增大;大多数因破裂的动脉迅速被阻塞而停止出血,小量出血者,血液渗透在神经纤维之间,不破坏脑组织,可不产生任何症状和体征,出血量多形成较大血肿时,可在数小时内导致脑水肿,加上大块血肿,而产生急性高颅压,使脑组织受压,移位或脑疝,同时因局部脑循环障碍,引起脑组织缺氧,向下压迫丘脑,下丘脑,引起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形成继发性脑室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尤其进入第四脑室时产生铸型,导致急性阻塞性脑积水,颅内压急剧升高,出现脑疝。
脑源性脏器损伤(15%):
急性脑出血可以间接或直接损害丘脑下部,继发性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导致各脏器功能损害;损害脑干者,引起迷走神经功能障碍,直接导致内脏功能损害,因此,脑出血在急性期可出现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急性胰腺功能损害引起血糖明显升高,肾功能损害,胃应激性溃疡致胃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由于急性脑病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称之为脑源性多脏器衰竭,这方面引起的死亡占脑出血的25%,积极防治脑源性多脏器功能衰竭,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
感染(15%):
由于急性脑出血损害皮质和丘脑下部的神经功能,导致神经免疫功能紊乱,加上因严重瘫痪,意识障碍及延髓性麻痹等,共同引起以肺部为主的感染。
发热(10%):
许多病人在发生脑出血后,即刻出现发热,甚至高热,这是因为脑出血损及体温调节中枢所至。
脑出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主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加强对脑出血预防研究,对提高整个人类的健康水平有着巨大的意义,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对未发生过脑出血的患者,对可治性脑出血危险因素进行普查及合理治疗。
二级预防:指预防已患过脑出血的再发,可用药物治疗,主要是治疗高血压,降血脂,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复查血脂,血流动力学,经颅多普勒超声,必要时头部CT和脑血管造影,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主要是对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为几种情况:第1类是不能改变的因素,如性别,年龄等;第2类是环境因素,如感染或寒冷气候;第3类是由于个体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毒,饮酒,少运动,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等引起;第4类是属于家族性与环境因素结合而成的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除第1类外,后3类均可以通过一些干预预防措施发生改变。
年龄为自发性脑出血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男性脑出血较女性更常见,美籍黑人较白人更常见,这是由于美籍黑人中青年和中年脑出血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高血压为脑出血最重要的可干预危险因素,日本对高血压患者随访14年,发现高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脑出血病死率高17倍;我国全军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有高血压病者脑出血的危险显著增高(OR值,男性为13.62,女性为11.36);冬季发病较其他季节多;经常喝茶和食用刺激性食物对脑出血有保护作用,左心室肥大可使脑出血的危险增加2~7倍,干预治疗已反复显示治疗高血压能显著减少脑出血的危险度;因此,治疗高血压是公认的对脑出血最有效的干预措施。
其他可干预的脑出血危险因素包括卒中史,酗酒,吸毒,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等,老年人脑叶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血管淀粉样变性,然而这只能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对Alzheimer病的MRI和基因检测有助于血管淀粉样变性所致脑出血的诊断,其他危险因素,如低血清胆固醇(<1.6g/L)和吸烟尚需进一步研究。
肺炎褥疮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颅内高压综合征高血压高血压危象
常见并发症有感染,如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心,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