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既是一个病证,又是一种病因,值得深入研究。解放以来,许多学者借助于现代研究手段,对中医痰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发展了中医痰饮学说,现简述如下:
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之痰仅指肺部渗出物及呼吸道、口腔分泌物,而广义之痰还包括中医所谓无形之痰。目前对广义之痰实质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其可能与脂肪利用障碍、血糖代谢及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尤其是与脂肪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张镜人于七十年代末就提出了痰湿与痰热和血脂升高有关。宋剑南采用药物反证的方法,充分证明了高脂血证与中医痰浊有密切关系,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实为中西医学上两个不同称谓的同一病证。一是认为痰证的实质可能由于脑血流量降低及动脉硬化。由于血管硬化,管腔变窄,加上血流变学异常,血流缓慢,造成组织器官(特别是大脑)供血不足而缺血,代谢产物堆积。滕修胜认为痰饮与体内自由基代谢有关,自由基是体内不断生长、损害自身的病理产物,它与体内大分子结合,形成过氧化物,后者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引起广泛的损害,这与痰饮理论相吻合。另外,林绍基认为:痰饮是机体功能失调所致物质代谢障碍,其临床表现和部分病机,在现代病理学中与炎症过程(包括免疫反应)极为相似。
狭义之痰的成因,在西医学中已经研究得很清楚,这里就不复赘述。从广义之痰的现代病因学研究情况来看,其成因不外乎内、外因两个方面:在外则是由于脂肪和糖类等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引起体内脂质堆积,也即传统中医所谓过食肥甘厚腻,痰浊内生。在内,一方面由于肝脏可以合成、分泌各种载脂蛋白及脂蛋白酶,直接参与血脂、脂蛋白的转运和代谢;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可发生内源性高血脂症。现代医学所述肝脏、胰腺功能紊乱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学“脾虚生痰(湿)”的理论相吻合。另一方面,中医所谓肾虚内生痰浊,现代研究发现,中医学肾的功能与“下丘脑——垂体——靶腺”功能类似,而当“下丘脑——垂体——靶腺”功能失调,可以直接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还可以引起肝脏、胰腺功能失调,间接导致脂质代谢障碍。
痰饮的成因尚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中医学很早就提出了所谓肥人多痰。骆斌通过对41例肥胖痰湿型体质与50例正常人的白细胞抗原(HLA)进行检测,发现痰湿体质与HLA-B40有关联,抗原频率和基因频率高于非痰湿型人,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痰湿型体质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方永奇等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研究567例心脑血管病痰证的患病情况、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发现痰证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季节有关,且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多发于夏季而少发于冬季。调查结果还显示:肥胖、吸烟、嗜酒是痰证的易感因素。
(4)痰证诊断标准的研究目前,痰证诊断标准的现代研究尚不系统。方永奇将患者分为痰证组和非痰证组,经卡方检验,将有意义的症状体征进行判别分析,建立痰证宏观辨证方程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认为痰证的主要辨证指标为咯痰、喉中痰鸣、舌苔腻、脉滑;次要指标为胸腹痞闷、嗜睡、肥胖、口干不饮、恶心呕吐、口眼斜。判别标准:①具备主要指标2项;②舌苔厚腻加次要条件1项;③咯痰加次要条件2项;④喉中痰鸣或脉滑,加次要条件3项;⑤具备次要条件4项。该诊断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痰证与脂质代谢紊乱经大量研究发现,痰证与脂质代谢有密切关系。董汉良就指出“高血脂为血中之痰浊”。孙建芝选择120例痰浊证病例,50例非痰浊证病例,50例健康人,对痰浊证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研究,发现痰浊证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高于正常人组和非痰浊证组,提示TC、TG、LDL指标可作为痰浊证病程进退和临床药物疗效的参考标准。熊尚全等发现冠心病痰浊型与冠心病非痰浊证比较发现痰证患者确实存在血脂、脂蛋白组分及载脂蛋白的紊乱,apoAl显著降低,apoB、apoB/apoAl比值明显升高,血清HDL-C、HDL2-C水平明显降低,提示痰证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联,尤其与胆固醇、甘油三酯代谢紊乱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是痰浊的主要特征和生化物质基础,这一结论验证了痰饮与水谷代谢密切相关的中医理论。
2)痰证与血流变学指标的关系王琦对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组与非痰湿型体质组进行血流变学指标和甲皱微循环观察,发现痰湿体质者的全血粘度的低切率和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高于非痰湿体质组,流态异常的增多,管袢周围渗出增多,甲皱微循环观测结果提示痰湿体质存在微循环障碍,从而佐证了传统中医的“痰可挟瘀”、“痰可致瘀”的理论。方永奇观察566例痰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现痰证患者血液浓稠性、粘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脑血流量减少,发现痰、瘀二证在血循环基础方面是相似的,但两证又各表现出不同特点,痰证病人以纤维蛋白原增多和脑血流量(CBF)降低为突出特点,且随年龄增大,CBF更趋减少。李已义通过对91例痰邪阻滞脉络所致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认为痰邪实质是血液稠浓、粘滞,与血液凝固性无关。这些进一步验证了传统中医痰瘀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凡病情具有慢性迁延性、顽固性、增生性等特点的,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痰瘀同病的表现,可以痰瘀同治。
3)痰证的免疫学基础李小兵对227例心血管病痰证与非痰证患者作了淋巴细胞转化率(LBT)、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成份(C3、C4、CH50)的分析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痰证患者的LBT值低于非痰证患者和正常人,而IgG、IgM、C3、C4均高于非痰证患者和正常人,痰证患者的CH50亦高于正常人,认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痰证形成的免疫学基础,而体液免疫活跃,可能与痰饮形成后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引起应激反应导致激素与介质释放以及激活补体系统有关。此外,其补体成份的紊乱,提示心脑血管病痰证可能存在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倾向,其组织损伤机制可能通过Ⅲ型或Ⅱ型反应实现,这可能是痰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的免疫学基础。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痰证与血糖、胰岛素、红细胞Na〓-K〓-ATP酶活性有一定关联。
总之,痰证的发病过程是涉及机体多系统的全身性病理改变,目前的研究尚属初步,有必要加快对痰证病因病机现代多学科研究步伐,从整体一细胞一分子水平,乃至更深的层次来探索揭示痰饮与痰证的实质。